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07-14 16:03:01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 记者 高小雨 通讯员 马哲)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征程中,国网榆林供电公司派驻子洲县裴家湾镇王家园则村第一书记许健健,扎根乡村,以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和无畏的担当,全身心投入到驻村帮扶工作中,为村庄谋划长效产业,开拓农产品销路,改善基础设施,促进乡风文明。他的诸多努力与付出,让一个山区小山村发生了大变化,成为村民心中的 “主心骨” 和乡村振兴的 “引路人”。
谋产业 壮大村集体经济
走进子洲县裴家湾镇王家园则村村委会,一侧的老院子里整齐排列的光伏板,显得格外惹眼。“这是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对村上定点帮扶捐赠的项目,光伏电站43千瓦,属于村集体经济。”驻村第一书记许健健向记者介绍道。
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驻村以来,许健健积极奔走,推动定点帮扶捐赠光伏项目建设。经过多方努力,最终在去年5 月份,该村的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并网,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稳定 “血液”。
“并网发电以来累计运行11个月,为村集体创收1.8万元。”许健健说,光伏发电项目帮扶受到村民良好反馈,后续还会再扩建42千瓦。
王家园则村地处山区,产业基础薄弱,许健健到任后,深入调研,精准把脉,将产业发展作为驻村工作的首要任务。他积极发动并组织村民投入手工粉条加工厂、土豆淀粉加工厂生产,亲自传授生产技术。在他的努力下,粉条加工厂与淀粉加工厂成了全村最有经济价值的生财之道。
农产品销售也是制约村民增收的一大难题。针对村民的诉求,许健健主动组织开展消费帮扶活动,积极与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对接,采购村内小米、绿豆 、土鸡蛋、土豆和手工粉条等农产品;同时,广泛拓展销售渠道,与各大助农销售平台及各中小企业合作,探索创新共赢销售模式,为王家园则村的手工粉条等农产品打开市场,让村民切实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当初通过入户走访,我了解到60岁以上的老人及残疾人占全村总人口百分之六十以上,劳动力较弱,村集体收入较少,所以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想方设法谋产业助增收。现在有了光伏收入,粉条加工厂收入,加起来18万多,群众很满意。”许建健说,做出点实事,群众才会认可你。
办实事 为乡村塑形铸魂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为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许健健积极推动 “电力爱心超市” 项目落地,并充分利用电力爱心超市这一平台,开展宣传活动,鼓励村民干好事、挣积分、兑礼品。为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他积极协调定点帮扶捐赠,成立王家园则村 “农家书屋”,精心采购种养殖类、农村法律类、日常生活技能类和农业政策类相关书籍 200 余本。闲暇时节,村民们纷纷走进农家书屋,学习种植养殖技术,交流经验,不仅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还提升了文明素质和法治意识。村里的基础设施不完善,许健健就积极争取帮扶资金,帮助村上修整通村道路、桥梁、加装太阳能路灯,覆盖村内主干道、公共活动场所及村民集中居住区,彻底解决了夜间出行安全难题,惠及全村200余户。
“国网工作人员定向帮扶几年了,为我们村做了很多实事。许建健这个小伙子来了,更是用心用力干实事,村民们都很满意,很认可他,把他当‘主心骨’。”王园则村党支部书记王侯壮说。
筑牢防贫 “新防线”,防止规模性返贫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许健健每月都会深入排查监测户、低保户和五保户等重点人群。每到一户,他都详细询问农户生产生活收支情况、“两不愁三保障” 及饮水安全和用电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帮助解决问题。
“如今,村里面基础设施改善了,村民也增收了,日子越过越好。我也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许健健说,自基层工作以来,他深刻认识到,实干才能取得村民信任。
踏踏实实做事,点点滴滴为民。许健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他的带领下,王家园则村正向着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