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西安交大二附院小儿外科推动全球小儿微创外科技术发展

2025-07-11 11:08:37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 通讯员 杜维)日前,在第34届国际小儿内镜外科年会(IPEG 2025)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团队以其卓越的临床研究成果与技术创新,向全球同行展示了中国小儿微创外科的强劲实力。小儿外科高亚教授在大会上带来了《56例儿童腹腔镜肝切除术:单中心经验与技术演进》主题报告分享。小儿外科刘瑶医师在大会上作了题为《支气管镜下吲哚菁绿(ICG)荧光显影技术在精准肺段切除术中的创新应用》的专题报告。两项研究成果,一项聚焦尖端精准导航技术,一项立足高难度手术的规模化成功实践,共同彰显了中国团队在推动全球小儿微创外科技术发展、提升儿童外科诊疗水平方面的创新活力与责任担当。

近年来,西安交大二附院小儿外科以“最小创伤、最快康复”为理念,构建起特色技术体系:高难度腔镜手术,涵盖肝切除、精准肺段切除、腹膜后肿瘤切除等;机器人复杂手术,突破胰头切除等“外科珠峰”;胎儿宫内治疗,开创肾积水、囊肿等先天畸形产前干预路径;前沿导航技术,ICG荧光显影实现亚厘米级精准切除。

国际首创经胸腔镜入路智取腹膜后巨瘤新范式

针对一例10岁女孩腹膜后直径超10cm的肿瘤(位置深嵌于肝脏、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后方),李鹏主任团队创新采用经胸腔镜入路。利用胸腔开阔空间,切开膈肌充分暴露肿瘤,避开腹部重要血管,2小时即完整切除病灶。这一打破常规的术式属国际首创,为复杂腹膜后肿瘤提供了微创治疗新范式。

 

国内首例ICG荧光染色导航下小儿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成功实施

高亚教授在郑百俊副主任医师、余辉副研究员及麻醉、手术室配合下完成小儿腹腔镜下右肝S6、7、8段切除。在ICG荧光染色导航下,术中监测到孩子肝脏肿瘤边界清晰,肝表面切除现与缺血线一致,肝实质深部和肝门部胆管清晰显示。手术全程动态引导、术中精准肝实质离断、最终实现完整肿瘤切除目标。

国内首例胎儿肾积水合并肾周尿性囊肿微创治疗成功实施

面对胎儿右肾因90ml囊液压迫导致功能濒临衰竭的危急情况,李鹏教授团队联合母胎医学多学科协作组,在超声引导下成功实施精准囊液穿刺抽吸术。手术历时仅10分钟,胎儿肾脏形态即刻改善,为出生后肾功能恢复赢得关键时机。

西北首例机器人辅助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成功实施

李鹏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12岁胰腺肿瘤患儿完成西北地区首例机器人辅助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面对胰头部5.3cm巨大肿瘤与十二指肠、肠系膜血管紧密粘连的难题,团队通过三维重建精准规划,利用机器人系统超高清视野及灵活机械臂,在5小时内完整切除肿瘤,成功保留患儿十二指肠、胆道及血管,避免传统“三脏器切除”的创伤。患儿术后恢复良好。

复杂气管食管瘘治疗取得新突破

小儿外科李鹏教授团队在复发性气管食管瘘(recurrent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 rTEF)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创新性地将3D打印技术与微创手术相结合,提出"胸腔镜气管食管瘘修补术联合个体化3D打印生物可降解气管外支架植入"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在完成胸腔镜气管食管瘘修补术的同时,经胸腔镜置入个体化3D打印的生物可降解气管外支架,不仅微创,而且可从根本上隔绝气管与食管,阻止了rTEF黏膜管道的再通,降低气管食管瘘复发的概率。该方法对于治疗该类复杂棘手的临床问题具有重大而实用的临床意义。

该院小儿外科在IPEG 2025这一国际顶尖平台上的精彩亮相,不仅是医院学科建设与临床科研实力的有力证明,更是中国小儿外科在国际学术舞台持续提升影响力的生动体现。此次在国际权威舞台的发声,将进一步激励团队深耕小儿外科微创领域,探索更多技术突破,以更小的创伤、更精准的治疗、更快的康复,为全球儿童健康贡献坚实的“中国方案”。

责任编辑:刘毅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