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07-07 15:18:10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 记者 高小雨 通讯员 邓聪)小小“初心坊”,架起党群“连心桥”。清涧县玉家河镇便民服务中心应则沟村通过党建引领,将“初心坊”打造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服务群众的“暖心站”、乡村振兴的“新引擎”,驻村工作队与镇村干部一道用实际行动践行“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初心使命。
小产业大民生 党建领航蹚出致富路
“在‘初心坊’的培训小课堂上,我学到了酸枣嫁接技术。刚开始在枣树上嫁接酸枣时,心里直打鼓,万万没想到3亩酸枣竟能收入1700多元。”7月7日,应则沟村村民白延生算起经济账来眉眼带笑,去年他在自家20亩枣林里,嫁接了3亩酸枣。现如今,第一个“美滋滋”吃螃蟹的他主动当起了技术推广员,带着乡亲们修剪、嫁接酸枣,“好政策给了村民底气,好技术给了大伙信心,咱要把酸枣变成‘金豆豆'。”
产业兴旺是强村富民的关键。立足村情实际和资源禀赋,应则沟村通过“枣林入股、劳力入股、合作经营、个户发展”的“一地生四金”路径,重新“唤醒”沉睡的枣林资源。
自2023年7月以来,应则沟村党支部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与清涧道合中药材种植公司达成合作协议,通过“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四方联动机制,让1542亩酸枣林重焕生机。两年间,枣林入股分红31万元,劳务收入35万元,个户增收超3万元,更培育出12位本土“枣专家”,为乡村全面振兴埋下希望的种子。
小站点大情怀 便民服务升级幸福指数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服务群众方面,“初心坊”设立“服务窗口”,实现医保、养老等便民项事务“一站通办”,同时组建“银发服务队”,为留守老人提供代购、送医等服务,让村民小事不出村,大事帮代办。
驻村工作队立足“初心坊”还开设“民情驿站”,收集并有效解决群众诉求;建立“平安巡防队”,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举办“乡村大舞台”等文化活动,丰富在家村民文娱活动、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在外的务工人员还能通过“初心坊”智慧服务平台了解家中老人生活及健康状况,实现“云端关怀”。
“现在办事不用出村,产业发展有保障,文化生活有去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谈起村里幸福生活,70岁的村民张汉青笑得合不拢嘴。他的一席话,也道出了“初心坊”给群众带来满满的获得感。
小细节大温暖 “初心坊”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打印复印、物品借用、健康体检等便民服务的日常‘小事’,都成了驻村工作队与党员干部在‘初心坊’帮助服务村民的民生常事。”谈起村里近些年的变化,村民白广周喜上眉梢。
2024年10月21日,在清涧县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应则沟村“初心坊”便民驿站正式启用。这座以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命名的驿站,将党旗插在服务一线——党员干部们在此亮身份、践承诺,把党建工作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让其成为基层治理与为民办事的前沿阵地。
“初心坊”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将细微之处的关怀化作温暖民心的力量。政策宣讲课堂,驻村工作队用“土味方言”,让惠民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政策咨询服务,党员干部化身群众“贴心参谋”,从低保申请到残疾认定,手把手帮助村民吃透政策、办好实事;金融服务打破地理限制,让转账缴费等业务在家门口就能完成,真正打通金融惠农“最后一米”;健康巡护成为村民健康的“守门人”,流动医院的定期巡诊、代买药品的贴心服务,让在家村民连连称赞。
“‘初心坊’既是映照为民情怀的明镜,又是连接党群的桥梁。驻村工作队与党员干部以实干践行初心,用服务温暖民心,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不断书写着‘初心如磐,民生为要’的动人篇章。”应则沟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治亮说,“下一步,我们要不断完善拓展‘初心坊’服务功能,通过‘党建+产业+服务’模式,走出了一条‘组织强、产业兴、群众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让这座镶嵌在黄土高坡的陕北小村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