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07-01 21:02:20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王少华 记者 郑亚雷)日前,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一位被强直性脊柱炎折磨25年的“折叠人”刘大姐(化名),在历经高难度手术后一年,成功挺直脊梁,不仅身高增加了33厘米,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复诊惊喜:自信笑容与崭新人生
6月25日,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骨科门诊,身着一袭新中式上衣的刘大姐前来复诊,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她脚步轻快,腰背挺拔,与一年前被家人搀扶着、身体几乎对折走进医院的模样判若两人。
“现在穿啥衣服都觉得开心!”刘大姐摸着身上的粉色传统服饰,欢喜地说道。曾经,疾病让她对任何衣物都丧失自信,如今她能像常人一样自如地做饭、端水、干家务,肢体活动更加自由,可快走、平躺,还能自由地抬头看蓝天。她感慨道:“我觉得我好了,虽然我(腰背)没有你们那么直、走得漂亮,但是我觉得我好起来了,生活有信心了,现在无论穿啥衣服都觉得开心!”
为了表达对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总院长贺西京、脊柱外科主任臧全金的感激之情,刘大姐和女儿早早来到骨科门诊7诊室等候,并送上一面写有“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锦旗。
艰难新生:“走钢丝”般的高难度手术
一年前,49岁的刘大姐深受病痛折磨。走路时只能看到别人的脚后跟,经常走着走着就撞到自己;吃饭不能多吃,走路不能喝水;睡觉只能侧着,还得手摁着膝盖;胸腰椎后凸高达102°,导致肋骨和骨盆顶到一起,一走就磕,一磕就疼,还压迫心肺、胃肠等多脏器,导致严重营养不良、全身各项功能差,生活陷入无尽的深渊。
据贺西京院长介绍,要想实现矢状面平衡和直视、提高生活质量,就需要进行两个节段的脊柱截骨,即把椎体、椎板全部打断,但中间最重要的神经一点都不能损伤,一旦损伤就会出现瘫痪,手术难度极高、风险极大,就像走钢丝,病人和医生都在钢丝上,稍有疏忽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然而,不做手术,刘大姐将面临更加严重的“折叠”和疼痛。
面对患者强烈的手术需求,贺西京院长迅速组织脊柱外科、心肺疾病一科、心肺疾病二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脊柱微创科、输血科等多学科进行会诊,制定了完备的手术方案。并通过3D打印模型进行术前设计,对畸形的位置、重要血管神经位置、截骨位置和角度、进针点、截骨点等进行一一标记和提前准备。
最终,贺西京院长带领臧全金主任、王雄勋主任医师、彭瑞健医生等,成功为刘大姐实施了腰1、腰3椎体截骨矫形术。手术中,他们将全部椎体截断后,用钛钉、钛棒把脊柱串起来,矫正后凸角度,使胸腰椎后凸由102°纠正到了50°。这个过程极其凶险,稍不留神就会损伤脊髓或脊髓发出的神经,导致大小便失禁、双下肢瘫痪等严重并发症。所幸,在多个学科的密切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贺西京团队完整、完好地保留了刘大姐的脊髓功能。
“我终于能平躺睡觉了!”这是刘大姐术后的第一句话。手术后,她的身高一下子增加了33厘米,穿上衣服后几乎和常人一样,不再是那个让人投来异样眼光的“折叠人”。
医患携手:“破茧成蝶”的蜕变
“她现在一天能走10里路,而且吃得比我都多!”刘大姐的女儿打趣道。如今,妈妈比她还爱活动,之前因身体问题吃了就吐、走路反胃,现在食欲好了、饭量大了,体重增加了十几斤。刘大姐也高兴地说:“因为我变化太大,好多姐妹都认不出我,直到最后聊开了,一个个惊讶、激动地抱着我……”最让她感慨的是,“能抬头看天了,能够得着洗手台了”。25年来,她走路只能盯着地面,认不到别人的脸,如今可以自然地仰望天空,看见每一张迎面而来的笑脸,感受生活的美好与温暖。
看到刘大姐像常人一样生活,贺西京院长满眼欣慰,但还是认真查看了她骨骼、肌肉力量等各个细节的恢复情况。他叮嘱刘大姐补充钙、鱼肝油等,同时加强锻炼以促进胃肠和心肺功能进一步康复,并加强功能训练,增加下肢肌力和上肢的灵活性。
臧全金主任感慨这次矫形术让患者有了不一样的人生,并自豪地将刘大姐的恢复情况发到自己的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医学的力量和希望。帮助更多人过健康、快乐、自信的人生,是每一名医者最朴素的理想和日日夜夜脚踏实地的实践。
刘大姐也表达了自己的心愿:“我希望所有‘折叠人’都能挺直脊梁,和我一样的病友都能好起来,都能喜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