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06-26 09:10:13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杨小娟) 2025年中考已经落下帷幕,阳光报(阳光网)特邀西安高级中学教师孟亚云对语文试卷进行解析。她说:“语文试题情境真实、题型灵活,重在考查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试题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试题稳重求变
今年的语文试卷延续去年的 “积累和运用”“阅读”“作文”三大板块结构,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考查原则,也充分考虑到了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
积累运用第一大题基本延续了去年的题型,难易适中。阅读题的题量、题型和分值发生了变化。现代文阅读由之前的5道题变为4道题,题目数量减少,分值变大,更加注重考查学生阅读理解的深度与广度。文言文阅读的实词翻译有了方法提示,相对来说难度变小,翻译句子题也由两个小题变为一个题,分值仍为4分。诗歌阅读的考查分值也有变化,由每题2分,变为1分和3分。
二、聚焦立德树人
试卷依据2022版语文新课标,体现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特点。以青春追光为主题,材料内容以革命文化类为主,融合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阅读材料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由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历史事件、邓稼先的事例、中国旅游走红的当下的热点和南京大屠杀公祭活动四则材料构成,形成了由屈辱到奋斗再到复兴的历史脉络。现代文的题目是《鬼子来了》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少年由胆怯到勇敢的成长。文言文选材是霍去病的人物传记,彰显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担当,诗歌鉴赏考察的是秋瑾的《满江红》,内容是关于个体的觉醒和敢于与命运抗争。
作文题目回归生活,体现劳动、德育、美育等场景,鼓励学生要关注生活实践、观察生活、学会思考和表达,引导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习的提升,也要注重生活中的成长体验,成长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试题将立德树人摆在了第一位,引导学生在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学习和致敬英雄,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三、突出语文素养
语文试题的考查既注重基础知识,又注重综合运用能力,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考查。首先,试题通过多样化的题型设计,扎实考查了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如,在第一大题积累与运用部分,通过字音、字形、理解性默写、句子主干等的考查,直接检验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有诗歌鉴赏第一题“苦将侬/强派作蛾眉”的断句,古诗文阅读文言实词、虚词的考察等。这些题目都是对学生日常学习积累的有效反馈,强调了语文学习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其次,试卷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如,名著阅读部分,要求结合《红岩》和《可爱的中国》中的革命人物及其优秀品质,联系自身实际写一则誓言,要表达出传承革命精神的决心。不仅要求学生熟悉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及体现的精神品质还要求符合誓言的特点,语言要有文采。这就考察学生的信息提取、分析概括、鉴赏评价等能力,突出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今年的中考语文试题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紧扣课标、落实教材、稳重求变、关照价值取向、寓涵人文精神、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孟亚云老师简介:
孟亚云,西安高级中学初中语文一级教师。曾获得全国初中语文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西安市教学能手、未央区教学能手、未央区教坛新秀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