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06-24 20:13:40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在长安这片生机勃勃的沃土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春风正劲,区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画卷徐徐铺展。在长安区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卫生健康局的系统推动下,作为“医共体”建设的牵头单位,长安区医院始终锚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基层能力、服务“健康长安”的核心目标,充分发挥区域龙头作用,医共体建设的架构已基本完成。
人才双向流动激活基层
通过下派多学科专家团队定期坐诊、巡诊、带教查房,接收基层医务人员来院进修等方式,让“专家跑”“技术跑”代替“患者跑”,显著提升基层诊疗能力。
资源共享平台惠及民生
长安区医院牵头建成区域影像、心电诊断中心,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部署移动5G CT车深入基层;建立区域消毒供应及后勤管理中心,有效缓解基层资源紧张,提升服务可及性。
同质化管理筑牢根基
在区卫生健康局指导下,构建涵盖临床服务、急诊急救、多专业质控(病案、护理、控感等)的“五大中心”体系及六个慢性病防治中心,推动医防融合。创新打造全国首家二级医院“咳喘管理中心1+N模式”,实现基层筛查、中心诊疗、基层随访闭环管理,并成立省内首家区县级呼吸质控中心,引领慢病同质化。推广“互联网+护理服务”惠及特殊人群。
分级诊疗机制逐步畅通
构建“1+18+N”三级医疗体系,试点签约实现三级联动转诊。优化流程,预留20%以上号源、床位、检查资源优先保障成员单位上转患者。
在取得上述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长安区医院并未止步,近期以党建为引领,聚焦“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转型,推出系列深化举措,扎实推进医共体内涵建设:
精准赋能,锻造基层诊疗“新实力”
为持续筑牢分级诊疗根基,6月17日至18日,长安区医院组织并成功举办面向各分院的“普通外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培训班”。此次培训聚焦基层普外实际需求,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理论授课与实操演练,重点强化了分院医务人员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精准识别、规范诊断和初步处置能力。这是总院将技术优势持续下沉的关键一步,旨在显著提升分院“守门”能力,为落实“基层首诊、急慢分治”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向上联动,引入优质资源“强专科”
为快速提升区域重点专科服务能力,破解疑难重症救治瓶颈,长安区医院积极拓展纵向合作,近期与西安市儿童医院、西安市中心医院等市级优质医疗资源建立了紧密型医共体协作关系。合作聚焦区域迫切需求,重点提升儿科、神经外科、消化内科三大核心专科的诊疗水平。通过引入上级医院知名专家团队来院指导、开展复杂手术、建立远程会诊通道、实施专科人才培养计划等方式,将市级医院的先进技术直接“嫁接”到长安区。让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高水平的专科医疗服务。
深入一线,把脉问诊开“新药方”
医共体建设的深化需精准对接分院差异化发展瓶颈。6月24日,长安区医院领导带队,深入各成员单位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考察、深度座谈,全面摸清各分院的运行现状、人才结构、技术短板及核心诉求。此次调研旨在为后续深化“一院一策”精准帮扶提供精准靶向,重点在培育特色专科、优化转诊流程、强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制定个性化方案,切实增强分院的“造血”功能与综合服务能力。
规范筑基,拧紧质量安全“新阀门”
医疗质量是医共体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6月20日,依托长安区医院设立的长安区病案质控中心,召开了病案首页规范化填写培训会暨第二季度委员会工作会议。规范、准确的病案首页数据是医院精细化管理、医疗质量评价、医保支付(DRG/DIP)及科研统计的核心依据。此次培训旨在统一标准,提升区域各级机构病案数据质量,确保医疗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不仅强化了医共体内部质控与精细化管理,也为加速智慧医疗建设、实现区域信息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奠定了至关重要的数据基石。
同心共筑健康未来!长安区医院正和“医共体”成员单位以扎实行动不断织密筑牢基层医疗卫生网,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推动区域医疗模式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生动诠释着“医共体托起基层健康梦”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