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06-22 21:06:59 来源:咸阳农信
渭城农商行|为提高社会公众对非法金融活动的防范意识,厚植全民防非、主动拒非的良好氛围,保护好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维护金融市场秩序。6月15日,渭城农商行在渭城区中山街文庙博物馆开展了以“守护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的防范非法金融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渭城农商行通过设置宣传展台、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折页等方式向群众宣传防非技巧、讲解典型案例。重点针对老年易受骗群体,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讲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金融知识和诈骗套路一一剖析,以养老项目、康养服务等真实案例为切入点,让群众深刻认识到非法金融活动的危害。广大群众能够积极参与到本次宣传活动之中,主动咨询日常防非知识,现场宣传氛围浓厚,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本次宣传活动先后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现场咨询群众320余人次。通过活动宣传,群众对非法金融活动有了较深的认识,也增强了日常风险防范意识。下一步,渭城农商行将建立健全防范非法金融宣传工作长效机制,持续做好新形势下防范非法金融宣传活动。进一步丰富宣传内容,结合最新的非法金融活动案例和手段,及时更新宣传资料。积极响应“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村组”,聚焦老年人、农民工等群体的防范非法金融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识别能力,共同营造安全的金融环境。
武功联社|为深入贯彻落实金融风险防控工作要求,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防范意识,6月15日,武功联社围绕“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主题,在园林公园、火车站广场开展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专项宣传。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悬挂“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主题横幅,营造浓厚宣传氛围;设置咨询台,为群众答疑解惑,结合实际案例讲解非法金融活动的隐蔽性、欺骗性和危害性;向过往群众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折页,内容涵盖养老诈骗常见话术、非法放贷识别方法及维权渠道等知识,帮助群众提升风险识别能力。针对老年群体易成为“养老诈骗”目标的特点,工作人员耐心讲解“以房养老”“养老项目投资”等常见诈骗手段,提醒老年人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不贪图小利、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与家人沟通或拨打报警电话;针对年轻群体和外来务工人员,重点宣传非法放贷的危害,普及正规借贷渠道及金融法律法规,引导群众树立理性消费和借贷观念,避免陷入高利贷、套路贷陷阱。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公众对“养老诈骗”“非法放贷”等非法金融活动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获得群众广泛好评。下一步,武功联社将持续开展多样化金融知识宣传活动,扩大宣传覆盖面,形成常态化宣传机制,切实筑牢金融安全防线,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守护群众幸福生活贡献力量。
秦都农商行|为有效提升居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营造全民反诈的氛围,6月13日,秦都区委办公室联合秦都农商行共同开展“守护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集资主题宣传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份实用的金融安全“防护课堂”。反诈知识小课堂。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围绕“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什么是非法集资、常见诈骗手段、如何预防诈骗”四个核心方面展开讲解,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直观展示了金融诈骗的多样性和危害性,精心选取贴近生活的真实案例,剖析了当前常见的诈骗手法和惯用套路,并通过播放反诈动画短片,寓教于乐地引导大家远离非法集资,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现场互动环节。在问答环节,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大家在日常生活遇到的各类金融问题。现场设置了有奖竞答环节,工作人员围绕非法集资特征、识别方法的知识点进行提问,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巩固了学习内容,用“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金融知识,让大家记牢了防骗要点,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此次宣传活动,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识骗防骗能力,一方面通过面对面的讲解和交流,帮助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群体、金融知识薄弱的人群增加了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了识别和抵御非法金融活动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在社区举办金融知识宣传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大家的距离,营造了全民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良好氛围。下一步,秦都农商行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切实保护居民的财产安全,将金融安全的种子播撒至千家万户,为守护居民的“钱袋子”构建健康稳定的金融环境贡献农信力量!
兴平联社|为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对反洗钱、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认知水平,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结合6月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主题,兴平联社以“多场景覆盖、多形式联动”为方式,在厅堂宣传主阵地基础上,通过线上+线下推送相关金融知识,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及乡村,开展了全方位、立体化的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取得显著成效。设立线下站点,深化宣传成效。6月13日上午,兴平联社在人员密集的影剧院广场及北十字社区广场设立宣传站点,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发放折页等形式,向过往群众普及反洗钱法律法规、非法集资典型案例及电信诈骗防范技巧。工作人员结合真实案例,详细讲解“虚拟货币投资”“高息理财陷阱”等新型非法金融活动的作案手法,提醒居民切勿轻信“一夜暴富”承诺,守护好“钱袋子”。现场还设置互动问答环节,吸引众多居民踊跃参与,累计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解答咨询120余人次。 利用线上渠道,提升宣传效果。积极组织开展防范非法金融知识普及工作。一方面,全面动员全体员工参与防范非法金融知识线上答题活动并引导客户答题,通过趣味化答题形式提升全员对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风险的识别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依托微信公众号、简篇、秀米等平台,推送图文并茂的反洗钱知识科普、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实用技巧等内容,结合典型案例剖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增强宣传实效,切实提升员工及公众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营造清朗有序的金融生态环境。多场景渗透,扩大宣传覆盖面。各网点发挥厅堂宣传主阵地作用在各营业网点设置宣传专区,LED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并安排专人向办理业务的客户一对一讲解反洗钱知识,实现宣传“零距离”。同时积极延伸宣传触角,深入不同领域开展精准宣教:一是进学校,走进辖区中小学,通过“金融知识小课堂”形式,向师生讲解校园贷、网络诈骗等风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二是进企业,深入小微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宣传,结合小微企业实际经营场景,揭示非法集资伪装成“项目合作”“股权众筹”的常见套路,提醒企业负责人警惕高回报承诺陷阱;三是进乡村,组织“金融服务小分队”深入周边乡村,结合农村地区常见的“养老诈骗”“假币陷阱”等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金融知识,提升农民群众风险识别能力。
本次宣传活动以“点线面”结合的模式,实现了不同群体、不同场景的全面覆盖,有效提升了公众对反洗钱和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重视程度,增强了社会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获得群众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