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06-17 13:47:39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王义卓)2025年6月14日,《文艺轻刊》创刊九周年座谈会在古都西安举行。作家、《文艺轻刊》主编程莫深携《文艺轻刊》顾问、编委、作家代表,著名文艺评论家、文学硕士、研究员、《延河》杂志原主编、陕西省文学院原院长常智奇先生作为《文艺轻刊》总顾问莅临现场,并就如何办好《文艺轻刊》作了专业点评与展望。
程莫深总结了《文艺轻刊》创刊九年以来的成长印记与进步足迹。2016年6月16日《文艺轻刊》在西安正式创刊,在时光长河中书写关于文字与梦想的璀璨篇章,以文字为舟承载着无数创作者才华与读者期许,在文学的星海中破浪前行,成为网络文学中独树一帜的清流。
九年来,初心如磐,宗旨不改。始终坚守“青春、唯美、深情、精短”的办刊定位,以“倾听文字的声音,感受文字的温暖”为理念,致力于打造“有品质、有温度的纯文学”平台。无论是小小说、散文、诗歌,还是文学评论,每一篇作品都力求以精短之美传递深邃情感,用文字抚慰心灵,让文学成为连接创作者与读者的精神桥梁。
九年来,文学盛宴,赛事赋能。成功举办两届全国微信平台精短文学大赛,挖掘“十佳小小说作家”“十佳诗人”等新锐力量;年度评选“最唯美作品”“影响力作家”榜单,鼓励多元创作;疫情期间推出《封城的日子》等反映社会现实的专题作品,彰显文学的社会关怀。
九年来,名家云集,佳作璀璨。 汇聚众多文学名家与新人,构筑星光熠熠的创作阵营。顾问团队:著名文艺评论家常智奇、知名作家冰泉、热心服务并倾心支持于《文艺轻刊》的顾问郭平、王永华、姜毅等资深专家加盟,为平台注入专业高度;入驻作家:著名文学评论家、鲁迅文学奖评委朱辉军,著名散文作家杨永康,著名诗人、广州作协原副主席顾偕,著名诗人、甘肃省作协副主席、甘肃省文学院原院长高凯,著名作家龙潜、吉振宇等实力作家持续贡献佳作;经典栏目:如《艺文春秋》专栏推出朱辉军《帝王诗文50讲》,以10万字深度剖析帝王诗文与历史风貌,引发读者热议;作品成就:单篇作品最高点击量突破2万,多篇作品被中国作家网、《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权威刊物转载。
九年来,破茧成蝶,改版升级。为更好整合资源、挖掘新人、提升品质,2024年《文艺轻刊》在创刊八周年之际全新改版为周刊,以更敏锐的文学洞察力捕捉时代脉搏,强化内容时代气息与区域性特色,影响力辐射全国乃至海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九年来,跨越山海,声名远扬。平台影响力持续攀升:粉丝量从零起步,如今覆盖国内外;作品传播矩阵联动今日头条、百家号、网易号等平台,总阅读量超百万。其中在今日头条阅读总量达64万,收藏量1200多条。
常智奇先生在讲话中,对《文艺轻刊》九年来取得的文学成就表示赞许和肯定,并就如何进一步办好《文艺轻刊》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他指出,平台的发展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创新与变革。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读者的需求和阅读习惯也在不断变化,《文艺轻刊》要敏锐地捕捉到这些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
常智奇强调,内容始终是文学平台的核心竞争力,要始终坚持高品质的文学创作,挖掘更多有潜力的文学作者,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展示平台。
在谈及《文艺轻刊》与企业联手举办文学活动时,常智奇认为,这是一个极具创新性的举措。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文学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和文学爱好者参与,提高《文艺轻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企业也可以通过与《文艺轻刊》的合作,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和品牌形象。
针对进一步扩大平台影响力,常智奇建议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力量,加强网络推广和宣传。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文学论坛等多种渠道,将《文艺轻刊》的优秀作品和文学活动传播给更多的人。同时,要加强与其他文学平台和媒体的合作,共同推动文学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