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陕西农信咸阳农合机构“清障行动”专刊

2025-06-16 19:56:05 来源:咸阳农信

为全面贯彻省联社风险防控工作部署,陕西农信咸阳农合机构以风险防控“实、提、进”为目标,丰富完善不良资产“防、收、处”举措,一体推进信贷资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走深走实。

长武农商行

为进一步做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深入贯彻落实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推动金融纠纷“源头治理、高效化解”。6月初,长武县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在长武农商行挂牌成立,长武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及长武农商行党委副书记、行长进行了致辞,并为调解中心进行挂牌,仪式结束后,在调解中心举行了座谈会,就充分发挥调解中心工作职能、司法调解和执行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此次挂牌成立长武县金融纠纷调解中心,标志着金融纠纷调解工作向“专业化、集约化、高效化”的金融治理新格局迈出了关键一步。长武农商行委派法务专干在法院“坐班”办理行内诉讼案件,极大提高了金融诉讼案件调解进度及成效;人民法院法官及调解员定期在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处置金融案件,通过“银法”联合调解机制,实现了“预防-调解-反馈”的全链条纠纷治理模式。自调解中心成立以来,累计清收存量不良贷款113万元,处置化解潜在风险贷款385万元,信贷资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成效显著。

下一步,长武农商行将继续强化沟通协作,联合做好纠纷移送、信息共享等工作,让调解中心成为化解金融纠纷的“金招牌”!

渭城农商行

借款人宋某2022年在渭城农商行贷款20万元,现逾期超6个月仍未偿还。渭城农商行在催收总是联系不到宋某,而且这笔贷款还没有抵押物。渭城农商行随即启动诉讼程序,但通过法院系统查询宋某名下没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处置陷入僵局。

工作人员发现宋某在某国企任职,有正式工作及稳定的收入来源。并了解到宋某的资产已经全部转移,并且长期住在岳母家。在一次上门谈判过程中,明确告诉宋某已经联系了他的工作单位,企业工会也出面协调此事。宋某承认他的资金大部分都借给了宋某东,两人为亲戚关系,并表示现在确实没有钱还。通过清收人员和法务人员的轮番劝导,最终宋某通过亲属筹措现金20万元还款。

泾阳联社

泾阳县某小型养殖企业负责人张某某因扩大养殖规模,2017年3月在泾阳联社贷款20万元,贷款期限为3年。自2019年起,该笔开始逾期还款,尽管信用社客户经理多次上门催收,但其始终以各种理由拖延,甚至一度失联。

动态台账助力破局。在“清障行动”的有力推动下,泾阳联社特资部全面构建并不断完善“全流程、动态化”诉讼贷款台账管理体系。2025年,清收岗工作人员在对存量不良资产进行梳理时,通过动态台账的精准排查,发现了该笔不良贷款清收的潜在转机。经过多方调查核实,工作人员了解到张某某的养殖场近期通过引入新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且其名下有一处闲置的厂房,具备一定的资产盘活潜力。这一重要线索的发现,为清收工作带来了新的希望。刚柔并济促清收。

“刚性”施压—法务岗迅速行动,一方面,向其发送律师函,明确告知逾期还款的严重后果,包括但不限于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等,对其形成强大的法律威慑;一方面前往张某某的养殖场进行实地调查,现场核实其经营状况和资产情况,进一步掌握主动权。“柔性”沟通—在采取强硬措施的同时,清收岗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耐心倾听张某某面临的实际困难,深入了解其还款意愿和能力。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出发,帮助张某某分析当前的市场形势和养殖行业的发展趋势,为其出谋划策。在工作人员的真诚沟通和专业引导下,张某某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清收工作。最终达成了一个双方都认可的还款方案。张某某通过盘活闲置厂房,引入新的合作伙伴,筹集到了部分资金,同时,工作人员根据其实际还款能力,制定了分期还款计划。在规定的期限内,张某某顺利结清了全部贷款本息,共计23万元。

秦都农商行

自“清障行动”开展以来,秦都农商行聚焦信贷资产风险防控与表内外不良贷款清收处置,通过精准防控、精细管理、精益处置组合拳,推动风险化解工作向纵深突破。截至2025年5月末,累计收回表内不良贷款3162.29万元、特殊资产2036万元。

主要做法如下:多维监测强预警,分类施策控风险。秦都农商银行创新建立三维风险预警体系,从行业趋势、客户信用评级、贷款风险度三个维度构建动态监测机制。以某制造业客户为例,通过监测发现其因市场波动导致经营现金流下滑的早期迹象,立即启动预警响应,量身定制分期还款方案,有效阻断风险传导。在此基础上,实施“分类关注、分层管控”策略:对正常类贷款强化走访核查,实现预跑反弹贷款余额连续6个月环比下降,对风险贷款建立“一户一策”处置台账,逾期30天内采取柔性催收,90天后启动司法程序,形成梯度化处置模式。四维转型优机制,协同联动提质效。

秦都农商行推动风险管理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变被动为主动,通过纳税数据、水电费等非财务指标分析,提前发现某商贸企业资金链紧张问题,主动调整授信方案;二是变粗放为精细,整合信贷、风险、融资三大部门职能,对某笔300万元担保贷款创新采用“债务重组+担保置换”组合方案;三是变单一为协同,引入专业评估机构对抵质押物动态估值,取代经验判断;四是变经验为专业,建立跨部门联席研判机制,确保处置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闭环管理筑防线,梯队建设强根基。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构建“防、收、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风险管理部门按月筛查预警名单,清收团队实施差异化催收,特殊资产部门前置司法衔接,形成完整处置链条。同步强化人才梯队建设,建立“日记账、周复盘、月培训、季实战”的培养体系:每周剖析典型案例,提炼谈判技巧;每月开展专题培训,提升法律适用能力;每季组织实战演练,通过“老带新+跨组攻坚”模式,培育了一支专业高效的清收队伍。秦都农商行将持续以“清障行动”为抓手,聚焦重点领域风险攻坚,深化全流程管控与跨部门协作,推动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信贷资产质量优化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赵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