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渭滨区运用无人机技术高效开展野猪无公害化处理 守护群众安全与生态平衡

2025-05-21 20:59:39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张伟)5月20日,渭滨区林业局在神农镇竹园沟村对近期捕杀的9头野猪进行集中无公害化处理。此次行动是全区野猪种群调控试点工作的关键一步,通过引入无人机技术实现科学防控,既保障群众利益,又维护生态平衡,受到当地村民普遍支持。

近年来,随着渭滨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野猪种群数量快速增长,频繁破坏农田甚至威胁村民安全。神农镇竹园沟村党支部书记郭明利坦言:“过去野猪一晚上能毁掉半亩玉米地,村民只能干着急。现在有了专业团队用高科技手段防控,大伙儿心里踏实多了。”为破解传统治理效率低、风险高的问题,渭滨区林业局联合陕西智远飞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搭载特制坠箭装置的无人机开展精准作业。公司负责人田野介绍,无人机可在复杂地形中快速定位野猪活动区域,通过远程操控实现安全处置,“去年我们已在其他县区完成试点,单次作业效率比人工提升3倍以上”。

“调控工作必须依法依规,每一环节都有严格标准。”区林业局副局长王鸿军表示,此次捕杀的9头野猪均经过审批备案,捕杀后统一进行无公害化处理,杜绝流入市场的可能性。根据全区试点方案,2025年计划调控野猪200头,每头猎获物由财政按标准确定补助,确保工作规范推进。

在竹园沟村处理现场,多名村民围观后感慨:“以前只能放鞭炮驱赶,现在政府用上高科技,庄稼有保障了。”郭明利说,村委会全程配合调控工作,村民自发参与巡查,“大家最盼着这项措施能长期坚持,把损失降到最低。”

此次集中处理行动为后续工作提供了示范,也为平衡生态保护与群众利益开辟了新路径。随着试点工作深入推进,渭滨区正加快建立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机制,计划年内扩大科技防控覆盖面,通过智能化手段在生态保护与民生保障间构建长效纽带,为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图景注入新动能。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