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洋县:朱鹮保护与有机产业 共谱人与自然和谐画卷

2025-05-21 16:55:09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任军)2025年是朱鹮重新发现44周年,为进一步提升洋县在朱鹮保护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外展示洋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5月20日上午,由中共洋县县委宣传部主办的“朱鹮重新发现44周年——翩跹四十载 鹮影映华章”主题采访活动在洋县举行,活动邀请了省、市十余家主流媒体走进洋县,采访报道朱鹮保护成果、生态保护模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案例,通过镜头和笔触,提升“朱鹮之原 有机洋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当天上午,采访团一行首先来到了朱鹮生态园。进入园内,采访团成员便被洋县青年路小学学生表演的原创皮影剧《鹮乡好少年》所深深吸引,小小表演家们通过皮影演绎朱鹮故事,向人们宣传朱鹮保护知识。朱鹮野外巡护员罗元一向采访团成员介绍了他们日常工作中的艰辛与挑战,以及朱鹮保护、科研、教育等等方面的未来规划。

据了解,朱鹮生态园是我国唯一的一个集科研、教学、保护为一体的野生朱鹮救护饲养繁育基地,也是集自然保护、科研、观赏、游览、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区。

洋县纸坊街道草坝村是朱鹮的夜宿地、繁殖地和重点觅食地之一,朱鹮保护工作催生了“鸟导”这一新兴职业。当地知名的“鸟导”华英,20多年来,他用自己的方式呵护着一代代朱鹮,留下了一个个动人故事。

草坝村村支部书记刘煜华告诉记者,近年来,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升。凭借出色表现,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研究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为实现有机农业品牌化发展,探索“中心基地+核心片区+专业农户”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成立了洋县朱鹮湖果业专业合作社院士专家工作站,打造有机农业旅游观光区,目前,全村已认证有机梨果3800亩,有机稻米、油菜基地6050亩,农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年收益达6000万元以上,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通过三产融合示范园建设,聚力发展“种植+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三大产业,依托亲子体验、休闲采摘、民宿、露营等经营方式,全力构建种、加、销、游城乡一体化产业链,把传统农业生产、农产品深加工与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生态康养休闲等新业态、新模式无缝衔接,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预计为村集体带来年收入50万元,为周边200余户居民增加收入,创造130个就业岗位。”云阳村党支部书记刘强向记者介绍道。

洋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蒙刚告诉记者,洋县教体系统以国宝朱鹮为生态教育载体,通过构建“四位一体”的生态育人体系,以朱鹮为文化符号,塑造学生精神涵养、构建课程体系、赋能实践创新、实现协同育人。在学校开设朱鹮文化相关课程、成立朱鹮文化社团等教学活动,打造以朱鹮文化为特色的德育创新之路,让生态文明建设的种子在鹮乡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在洋州街道东联村,记者来到陕西洋县蓝莓实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以露地及现代阳光大棚蓝莓种植、蓝莓育苗、蓝莓生产、蓝莓深加工、现代养羊养殖于一体的综合性循环产业的,据负责人告诉介绍,作为汉中最大、成熟最早的蓝莓基地,年产值达到1000多万,产品远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公司目前完成518亩有机蓝莓示范园建设,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周边就业人数累计1200余人,2025年预估蓝莓产量300吨。

采访团先后来到朱鹮酒业有限公司和双亚有机农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实地参观,深入了解企业在有机产业生产、加工、销售、陈列的全过程,以及联农带农机制作用发挥。

据介绍,朱鹮酒业有限公司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黑色有机食品生产企业,以洋县黑米为原料,填补了国内外黑色有机酒类食品的空白。双亚有机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共有8大类69种单品,企业集种子培育、基地种植、产品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物流配送及旅游研学为一体。

“作为国家首批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近年来,洋县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主线,不断挖掘生态产品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以打造“国家级生态产品供给基地”为目标,以“三品一标”为抓手,坚持全产业链开发和“三生”融合发展,着力发展“有机产业+米、果、菌、药、畜”农业主导产业,打造黑米、红米、槐树关红薯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有机产品15大类115种18.23万亩,有机产业产值达55亿元以上。202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1亿元,聚集示范作用初步彰显。”洋县有机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肖向东说。

责任编辑:hanz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