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爱上博物馆丨秦岭深处,玉牙璋勇挑“镇馆大梁”

2025-05-21 10:51:37 来源:群众新闻

20250521105226515-44-f2029.png

在浩瀚的中华礼器体系中

璋以其独特的形制与深邃的象征意义

成为连接天地神人的文化密码

璋的形制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农具“耜”

它诞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

不仅见证了中华礼制的嬗变

更承载着古人

对自然、权力与道德的终极思考

最终,在现代成为一种建筑设计灵感来源 

用于博物馆外形的建造

在秦岭腹地的商洛

有一座外形独特的综合性博物馆

它以秦岭为名,展示了大秦岭中

矿物、植物、动物、文物、文化等

多个维度的产出

其中,一件出土于

商州区东龙山遗址夏代墓葬的玉牙璋

以镇馆之宝的身份

承担了它这个年纪该承担的一切

这件玉牙璋

长27.8厘米,宽7厘米

厚0.5厘米,孔径0.8厘米

作为秦岭博物馆的原型

除了年代久远

更重要的就是它发现于秦岭腹地

对研究夏代国家范围、政治制度起源

具有重要意义

在秦岭博物馆里

还有一件真正作为建筑素材的文物

商字半瓦当

公元前340年

一个从卫国来的叫公孙鞅的人

因为在秦国变法搞得好

秦孝公一高兴,把商这块地方赏给了他

从那以后,我们背历史的时候

就开始把他叫商鞅了

商鞅来到商地,在这起了商邑

到处刷上了自己的标志

这就是商字半瓦当的由来

这块瓦当面呈半圆形,直径约15.5厘米

边轮宽约0.8厘米

瓦当面中间的“商”字,字体为阴文小篆

文字线条流畅,古朴典雅

当“商”字被模印于建筑构件之上

既是对封邑归属的宣告

也是秦国推行郡县制、强化中央集权的缩影

夏代玉牙璋与商字半瓦当

一玉一陶,一礼一政

共同构成了秦岭博物馆的文明双璧

这两件文物背后的东龙山遗址与商邑古城

恰似秦岭南北的文明坐标

印证着这座山脉作为中华祖脉的历史地位

责任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