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05-15 17:12:00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通讯员 沈荣康 宋玉凤 记者 向博)近日,安康市汉滨区馨华园小区的完美“转身”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个曾经深受住户诟病的“老小区”打破常规,探索出“自筹+政府专项补助”的老旧小区自救新模式,实现“老小区”到“幸福里”的蝶变,成为城市更新的“馨样本”。
破旧亟待改善
“屋顶漏水十几年,墙面都发霉了,真是没法住”,说起房子,住在馨华园小区6楼的何学安苦不堪言,“家里三个卧室,两个漏大雨,一个漏小雨,没办法只能打地铺睡。”其实,深受其害的不止何学安一家,该小区所有楼顶住户均如此,有的人家甚至把床支到了客厅。
除了漏水,该小区另一个大“隐患”就是消防通道因绿化带过宽、车辆占道停放导致常年“不通”。
馨华园小区,建于2001年,曾承载着260个家庭的青春回忆,却因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蚀,一度沦为“脏、乱、差”的小区。日渐苍老的小区让住户心痛不已,小区改造迫在眉睫。
自筹“破冰”前行
“我们多次向市、区申请将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但因不符合当前政策,一直未成功。”馨华园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胡兴俊如是说。
馨华园小区为2000年以后建成,按照陕西省现行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尚未纳入老旧小区范畴。如果想改造,那如何立项?资金又从何而来?
去年3月,汉滨区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组建工作专班,全面摸底小区情况,研究解决改造立项、资金来源、工程实施等事项,全过程监管改造工作。“改造资金是这个项目最大的难题。”汉滨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拿下这条“拦路虎”,馨华园小区业主们作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自筹资金进行改造。
“别的小区都是政府出资,为啥我们就要自己掏钱?”“楼顶漏水是楼顶住户的事。”……作为汉滨区首个自主更新项目,馨华园小区的改造新模式,一时间也让部分业主无法理解和接受。
面对业主的质疑,汉滨区住建局领导带队现场办公,宣传政策、答疑解惑、循循善导。新城街道安火社区干部、小区业主委员会、业主代表逐户做工作,并通过捐款的方式帮助困难家庭补缴了大修基金。在各方的积极推动下,小区业主自筹资金59万元,占小区改造概算资金37%以上。
自治迎来新生
“这是我们自己的家,出点钱、出点力都是应该的。”馨华园小区改造之所以成为城市更新的“样板间”,关键在于这不仅仅是一场硬件设施的升级,更是一场居民自治意识的觉醒。
“需要拆了就立马拆。”住在馨华园小区1号楼2单元的陈礼菊在得知太阳能热水器影响施工后,立即表示自愿拆除。就这样,在陈礼菊等一大批热情业主的带动下,该小区楼顶250余个太阳能热水器顺利拆除。
项目实施过程中,馨华园小区业主经过多次商讨,确定出屋面防水、地面垃圾房等7项改造内容;十余名业主自发组成志愿服务队,全天候协调、配合保障施工队作业;业主带头清理花坛杂草,自费购买、栽种树苗……还在汉滨区住建局的指导下,引进服务质量更高的物业,居民真正从“诉求提出方”变成了“深度参与方”。历经87天,馨华园小区七大“痛点”彻底根除,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汉滨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汉滨实际,建立“中央补助+地方债券+居民自筹”的多元化资金筹集新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成功争取到上级资金1.2亿元,发行专项债券1亿元,有效调动了居民自筹资金0.38亿元,缓解资金压力,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支持、群众共建”的良性循环。自2019年以来,汉滨区完成了107个小区的改造,实施电梯加装83部,惠及5267户家庭、1.6万余名居民。
“馨华园的‘自主更新’项目一改过去政府主导的更新模式,探索出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新样本’,成为汉滨区追赶超越引领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汉滨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汉滨区将始终坚守人民城市的理念,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尊重人民意愿,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破题城市更新的堵点痛点,逐步建立“自主更新”长效机制,让更多的老小区迎来“新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