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技术新突破 | 兴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成功开展首例颅内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

2025-05-14 19:55:21 来源:兴平市人民医院

2025年4月29日,兴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团队在上级专家指导下,顺利完成兴平市人民医院首例颅内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成功为一名高风险脑动脉瘤患者解除“颅内炸弹”。此项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兴平市人民医院神经介入诊疗水平迈入先进行列,为复杂脑血管疾病患者带来更安全、高效的治疗选择。

病例回顾:头痛乏力藏隐患,精准诊断锁“元凶”患者张女士,62岁,因“头痛、头木伴乏力1周”入院。既往有高血压、脑梗死病史,长期服药控制。入院后,神经内科团队立即为其安排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结果显示:右侧大脑前动脉A2~A3处血管局限性膨大,高度提示动脉瘤可能。为明确诊断,4月25日,团队为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DSA)——脑血管检查的“金标准”,最终确诊:右侧大脑前动脉A3段存在一大小约3.0×4.1mm的囊状不规则动脉瘤,瘤体形态复杂,破裂风险极高!

多学科护航:量身定制“拆弹方案”面对这一“不定时炸弹”,神经内科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联合麻醉科、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专家会诊,综合患者年龄、瘤体形态及全身状况,认为传统开颅手术创伤大,而单纯介入栓塞难以完全封闭瘤腔,最终决定采用国际前沿的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以微创方式重塑血管、隔绝血流,从根源上降低出血风险。4月29日,在上级医院教授现场指导下,许奎军主任带领团队成员,全麻下为患者实施介入手术,通过股动脉穿刺,将微导管精准送达动脉瘤所在血管,于病变段置入“血流导向装置”(密网支架),覆盖瘤颈,引导血流绕过瘤腔。术后造影显示动脉瘤内血流显著减少,载瘤血管通畅,手术全程仅耗时2小时!

术后:患者术后意识清醒,无神经功能损伤,5天后康复出院,随访恢复良好。这项技术是我院脑血管介入领域的里程碑,它的成功开展,离不开多学科协作和院领导的支持,更是我院‘技术强院’战略的生动实践。兴平市人民医院将以此次手术为契机,深耕神经介入领域,以更精湛的技术、更暖心的服务,守护百姓脑血管健康!

温馨提示: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者是动脉瘤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脑血管筛查。突发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责任编辑:赵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