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西安高新医院宋瑛院长出席日本消化内镜学会总会并担任分论坛主席

2025-05-13 20:08:17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2025年,第109届日本消化内镜学会总会在札幌举行。会议期间,“中日早期胃癌规范化诊治学术会议”作为重要分论坛成功召开。中国知名消化内科专家、西安高新医院宋瑛院长作为大会主席出席会议,与日本医学界同仁及中国专家团队围绕早期胃癌的诊疗规范、技术创新及临床实践展开深度对话,展现了中日两国在医学领域的互补共进与人文共鸣。

聚焦差异与融合:从筛查到治疗的实践经验

在会议开场致辞中,宋瑛院长指出日本在早期胃癌防治领域的标杆作用。“高效的全民筛查机制、精准的内镜下治疗技术,以及严谨的多学科协作模式,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经验。”她表示,中国基于庞大的临床资源,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基层诊疗体系优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这种差异并非差距,而是两国基于国情与医学传统形成的独特智慧。

本次会议特别围绕中日早期胃癌诊疗规范的异同设置议题,充分体现了务实精神。日本京都府立医科大学田中圣人教授团队分享了诊疗体系的标准化流程,中国山东聊城市人民医院石莎教授则从合理用药角度探讨了内镜术前准备的规范化实践。中日专家还围绕技术标准差异展开研讨,例如日本对微小病灶的精细化处理与中国在资源有限地区推行的分级诊疗模式。这些讨论不仅呈现了技术细节,更展现了“因地制宜”的医疗理念。

技术精进背后的共同使命

宋瑛院长在会后总结中提到,此次会议最深刻的体会是中日医学文化在“匠人精神”上的共鸣。日本学者对操作细节的极致追求,与中国专家在基层实践中“以患者为中心”的灵活创新,本质上都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践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她引用这一古语,指出所有技术标准的精进,最终目标都是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会议期间,中日专家还就未来合作达成共识:日本将协助中国基层医院完善内镜医师培训体系,而中国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方面的经验可为日本偏远地区筛查提供新思路。这种互补性合作,正是全球胃癌防治网络需要的实践模式。

医学无国界:从学术到人文的深层连接

除了学术成果,宋瑛院长特别提到日本同行的人文关怀细节:从会议现场为国际学者准备的详尽资料翻译,到参观医院时护士对患者隐私的严格保护,这些细微之处展现了医疗体系中对“人”的尊重。她认为,这种文化层面的相互学习,与技术创新同样重要。

“守护生命的使命无国界。”宋瑛院长在致辞中的这句话,成为会议的最佳注脚。此次交流不仅为中日胃癌防治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更让参与者深刻体会到,医学的终极价值在于跨越地域与文化的藩篱,回归对每一个生命的关怀。这场始于札幌的对话,正在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责任编辑:刘毅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