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05-13 09:11:58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梁永飞)5月12日,正值全国防震减灾日,西安市未央区西航三校“三百工程·走进科学场馆”系列活动再启新篇。五十余名学生代表与教师组成的“科学探索团”,走进陕西省地震局,以“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学习”的方式,揭开地震监测预警的神秘面纱,在科技启蒙中筑牢防震减灾意识。
第一站:跳动的“地震波”!预警系统初体验
“大家一起跺脚,模拟地震发生!”在地震监测体验区,科普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整齐蹦跳,地面震动瞬间转化为仪器屏幕上跃动的曲线。“看!‘纵波’先到达,‘横波’随后跟上,这0.几秒的时间差,就是地震预警的关键!”通过直观演示,师生们亲眼见证地震监测仪器如何捕捉震动信号、分析数据,理解“早一秒预警,多一分生机”的科学原理。
第二站:探秘预警中心!对话地震监测“最强大脑”
在徐工程师的带领下,师生们走进陕西地震预警中心。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全省地震监测台站的数据,仿佛一幅动态“地球脉动图”。通过回放地震实例,徐工程师拆解“监测—分析—预警”全流程:“地震发生后,预警终端会第一时间向学校、社区推送警报,为避险争取黄金时间。”互动问答环节中,孩子们踊跃提问:“手机为什么能收到预警?”“地震云真的存在吗?”工程师的专业解答赢得阵阵掌声。
第三站:干货满满的科普课堂!抗震知识入脑入心
省地震局科普报告团专家袁志祥带来“地震生存指南”专题讲座。从板块运动原理到陕西地震背景,从房屋抗震的“圈梁构造柱”设计到“伏地、遮挡、手抓牢”的避险口诀,袁老师结合动画演示与真实案例,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易懂。最令人期待的互动环节中,答对问题的同学收获了地震局准备的小礼物,现场气氛热烈。
活动点睛:科技教育与防灾意识的“双向奔赴”
“今天知道了地震预警不是‘预测’,而是‘和地震波赛跑’!”三年级学生张予馨捧着科普手册兴奋地说。教师代表庞老师表示,选择防震减灾日开展活动,正是希望通过“走进科学场馆”的实践,将课本中的科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安全技能深度融合,让“敬畏自然、科学避险”的理念根植学生心中。
作为西航三校“三百工程”(走进一百个科学场馆、对话一百位 科学家 、完成一百个科学实验)的重要一站,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堂震撼的科技启蒙课,更是一次紧扣时代主题的安全教育课。未来,学校将继续以“行走的课堂”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在实践中培育“懂科学、会避险、能担当”的新时代小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