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05-08 10:02:42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何文朝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先生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人民性,成为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他的作品扎根于民间,语言生动幽默,情感真挚深沉,既展现了市井生活的百态,又折射出了时代的变迁。静心品读老舍的作品,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更能触摸到一个伟大作家的灵魂。
散文:灵动幽默,直抵人心
老舍的散文如清泉般活泼灵动,充满生活情趣。《想北平》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字里行间流淌着深情。《大明湖之春》开篇便幽默自嘲:“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结尾更是妙趣横生:“题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却说了大明湖之秋,可谁教亢德先生出错了题呢!”这种旁敲侧击、歪打正着的笔法,令人会心一笑。
在《春风》中,他将济南与青岛的气候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和“摩登的少女”,寥寥数笔,传神至极。而《我的母亲》则用工笔细描的手法,刻画出了慈母的形象,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小说:描摹世相,呼唤觉醒
老舍的小说以现实主义笔触,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骆驼祥子》通过祥子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底层人民的苦难,其艺术感染力至今震撼人心。小说中“长篇小说的打击力应当放在最后”的创作理念,更显其叙事功力。
《断魂枪》表面写武林高手沙子龙的落寞,实则隐喻“落后必然挨打”的时代困境。结尾处沙子龙夜练枪法,最终感叹“不传!不传!”言简意深,耐人寻味。而《不成问题的问题》则以幽默笔调揭露了社会弊病,轻松中见沉重,发人深省。
戏剧:时代缩影,不朽经典
在戏剧领域,老舍的成就同样辉煌。《茶馆》被誉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瑰宝”,通过三教九流的人物群像,展现了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其语言平实精练,人物鲜活生动,既有现实主义深度,又具浪漫主义色彩。
《龙须沟》则聚焦北京底层民众的生活,通过小杂院里的悲欢离合,反映了新旧时代的巨变。程疯子、王大妈等角色的塑造,既真实又富有艺术感染力。
语言与思想:人民艺术的典范
老舍的作品之所以历久弥新,在于其语言的鲜活与思想的深刻。他倡导“简洁有力,委婉多姿”的文风,作品多用北京口语,间杂山东俗语,充满了生活气息。在《怎样读小说》中,他提出:“小说是讲人生经验的。我们读了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这一观点至今仍具指导意义。
永恒的精神丰碑
老舍的文字,扎根于人民,流淌着时代的血液。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精神的灯塔。正如他所言:“直抵世道人心的文字,能够穿越百年千载。”时间或许会湮没许多事物,但老舍先生的作品与精神,必将永世长存。
(作者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铜川新区文联主席。注:本文部分内容引自老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