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吼秦腔,尝美食,看演出——逛非遗大集 品文化魅力

2025-05-03 09:42:54 来源:群众新闻

“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5月1日上午,在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广场,上千名游客在秦腔名角的带领下齐声高唱秦腔经典剧目《三滴血》选段。一时间,唱的人激情澎湃,听的人全身心投入,现场氛围达到了顶点。

戏台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西安易俗社社长惠敏莉携李洪刚、范莉莉、李东峰、屈鹏、高二强等秦腔名角相继亮相。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火焰驹》《游龟山》等秦腔经典名段一一上演,将“大秦之腔”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舞台下,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从慕名而来的秦腔戏迷到偶然相遇的各地游客,他们或与名家共同吼唱,或高举手机拍照录像,沉浸在秦腔的世界中。

观演间隙,西安市民阎娅妮告诉记者:“我昨天从微信的戏迷群里知道今天有演出,和姐妹们早上8点就来了。你看咱秦腔这气势,美得很!”

来自重庆的大学生王轩宇很开心:“易俗社百年博物馆是我来西安的第一站。早上一来就听说今天有演出,没想到这么盛大。刚才参加集章打卡,我还得到了几个小文创,收获满满!”

作为“五一”假期的特别节目,由西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西安演艺集团、快手承办的“2025千人吼秦腔·共筑非遗魂”群众文化活动,在现场演出的同时,特别设置秦腔文化体验区,让游客体验秦腔扮相、经典唱段教学、戏曲服饰试穿等互动项目。“以‘吼’换礼”的秦腔体验电子互动装置也被放置在永兴坊、兴庆宫公园等城市公共空间,让市民游客随时都能过把戏瘾。

“每逢节假日,易俗社都会开展文化惠民演出。举办此次活动,就是希望借助新媒体传播形式,让更多人知道西安除了美食美景,还有秦腔这个文化名片。我们希望吸引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助力非遗保护传承。”惠敏莉介绍,“五一”假期,易俗社的艺术家还将赴陕北多地演出,把秦腔艺术送到老百姓身边。

广场上,演出还在继续;街区里,非遗展销摊位前也是人头攒动。布艺香包摊位上,布老虎、十二生肖等香包琳琅满目;漆扇摊位前,许多游客排队等候,准备亲手制作一把独一无二的漆扇;陕菜展示摊位上,手工拉面被拉面小哥拉得“虎虎生风”,一块嫩豆腐在大师傅的手中变得细若银针,一个个用彩色面团捏成的醒狮、麒麟、钟馗格外精致……

“咱们陕菜里也有许多非遗项目,除了大家知道的同盛祥、春发生、德发长等老字号,今天展示的龙须拉面制作技艺、陕菜刀工、面塑等都是非遗。”正在制作面塑的陕西桃李旅游烹饪技术学校党支部书记李杰告诉记者,陕菜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不乏独特的非遗技艺,但不为大众所知。希望通过这种开放式的展示形式,向市民游客宣传推广陕菜,展示传承非遗技艺。

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五一”假期,易俗社文化街区还将持续开展“品美食 听秦腔 赏非遗技艺”活动。街区里不仅每天有秦腔惠民演出、非遗技艺展示,十多家老字号非遗美食餐厅也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活动,让市民游客“一站式”体验非遗的魅力。

责任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