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04-30 16:13:13 来源:延安大学咸阳医院
在大众的认知里,骨质疏松似乎和补钙紧密相连,不少人觉得只要补钙,就能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然而,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答案是否定的,防治骨质疏松,可不能一“钙”而论。
一、骨质疏松,骨骼的“隐形杀手”
骨质疏松就像一个悄无声息的“小偷”,慢慢偷走骨骼里的“养分”。正常的骨骼就像一座坚固的大厦,由无数紧密排列的骨小梁搭建而成,这些骨小梁纵横交错,支撑起整个骨骼结构,让我们的骨头既坚硬又有韧性。但患上骨质疏松后,骨小梁会逐渐变细、断裂,就像大厦的支撑结构被破坏,使得骨骼变得脆弱易碎,轻轻摔一跤,甚至只是咳嗽一声,都可能导致骨折。这种疾病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腰酸背痛、身高变矮、驼背,甚至骨折时,病情可能已经比较严重了。
二、骨质疏松的症状
1.疼痛
疼痛是骨质疏松较为常见的症状。多数患者会感到腰背疼痛,疼痛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会有所减轻,而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疼痛就会加剧,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疼痛也会加重。疼痛可能时轻时重,很容易被当成普通的腰背劳损而忽略。据统计,约67%的骨质疏松患者以疼痛为首发症状。
2.身高变矮、驼背骨骼变形
随着骨质疏松病情发展,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导致身高变矮。有的人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几年内身高就缩短了好几厘米。同时,脊柱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这不仅影响外观,还会进一步加重脊柱负担,导致疼痛加剧,甚至影响心肺功能。
3.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变得脆弱易碎,轻微的外力,如咳嗽、弯腰、不慎滑倒,都可能引发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椎体、髋部、腕部等。髋部骨折尤其严重,它可能导致患者长期卧床,引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有研究表明,发生髋部骨折后,约20%的患者会在一年内死亡。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骨密度等相关检查,以便早诊断、早治疗。同时,日常生活中要注重预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多晒太阳等。
三、钙,只是其中一环
钙是骨骼的重要“建筑材料”,就如同盖房子要用的砖头。如果身体缺钙,骨骼这座“大厦”自然无法坚固。但是,仅仅有“砖头”,没有合理的“施工”和“管理”,大厦也难以建成。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需要维生素D的帮助。维生素D就像一个“运输小能手”,能把肠道里的钙运送到血液中,再帮助钙进入骨骼。如果缺乏维生素D,即使吃再多的钙,也很难被身体吸收利用,就好比有一堆砖头却没有运输工具,砖头只能堆在原地,无法用来盖房子。此外,骨骼的健康还与激素水平密切相关。以女性为例,绝经后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破骨细胞的活性就会增强。破骨细胞就像一群“捣乱分子”,会加速分解破坏骨小梁,使得骨量流失加快,这也是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大幅上升的重要原因。同时,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等多种激素,也在骨骼代谢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调节作用,维持着骨骼的动态平衡。
四、别把补钙当“万能药”
很多人觉得,骨质疏松,拼命补钙就好。但实际上,骨质疏松是一种复杂的骨骼疾病,成因多样。年龄增长、激素水平变化、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以及某些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等,都可能引发。单纯补钙,如果身体不能有效吸收和利用,那也是白费力气。就好比往一个破桶里倒水,不先修补漏洞,水终究存不住。
五、认识钙吸收的“绊脚石”
日常饮食中有不少因素会影响钙的吸收。比如,菠菜、竹笋等富含草酸的食物,草酸会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从而降低钙的吸收率。过量摄入咖啡、浓茶,也会影响钙的吸收。此外,维生素D缺乏也是大问题,它就像一把钥匙,能帮助肠道打开吸收钙的大门,缺了它,钙的吸收便大打折扣。
六、科学防治,多管齐下
1.饮食均衡,多样补钙
除了常见的牛奶、豆制品、虾皮等富含钙的食物外,还应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动物肝脏等,同时多晒太阳,让皮肤在阳光照射下合成维生素D。日常饮食中,还要注意适量摄入蛋白质,因为蛋白质是构成骨基质的重要原料,就像大厦的“钢筋”,增强骨骼的强度。但也不能过量,否则可能增加肾脏负担,影响钙的吸收。
2.适度运动,强壮骨骼
运动对于防治骨质疏松至关重要。运动就像给骨骼“加油打气”,能刺激骨骼生长,增加骨密度。比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不仅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减少摔倒风险,还能通过肌肉收缩对骨骼产生刺激,促进骨骼健康。力量训练,像举哑铃、俯卧撑等,对增强骨骼力量效果也十分显著。想象一下,经常锻炼的骨骼就像经过加固的大厦,更加稳固结实。
3.定期检查,科学治疗
对于中老年人、绝经后女性等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很有必要。这就好比给骨骼做“体检”,能及时发现骨骼的健康问题。一旦确诊骨质疏松,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治疗方案通常不仅仅是补钙,还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补充维生素D,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等,这些药物就像“维修队”,有的能抑制破骨细胞的破坏作用,有的能促进成骨细胞生成新的骨小梁,共同修复和加固骨骼。
总之,防治骨质疏松是一场持久战,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补钙。我们要从饮食、运动、定期检查等多方面入手,综合施策,才能守护好我们的骨骼健康,让我们的身体如坚固的大厦般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