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iXI'AN视觉 | 一张纸 两千年

2025-04-30 10:13:44 来源:西安新闻网

晨光初露,秦岭北麓的北张村造纸工坊里,今年68岁的马松胜俯身于纸浆池前。竹帘轻入,双手如执玉如意般起落游弋,顷刻间,一张薄如蝉翼、韧似绢帛的楮皮纸便跃然帘上。这方承载着两千年文明密码的古法手工纸,在他布满老茧的指尖续写着“蔡侯纸”的活态传奇,今年3月,马松胜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踏碓。

切料。

捣浆。

马松胜正在修理竹帘。

搅拌纸浆池,细化造纸原材料纤维。

竹帘轻入纸浆池,双手如执玉如意般起落游弋。

马松胜俯身于纸浆池前抄纸。

抄纸。

“冬采楮枝剥青皮,春蒸夏晒秋成纸”,北张村沿用的传统造纸工艺全部由手工完成,这种古老的手工艺使用工具简单,但操作工序复杂,原料选材考究。马松盛娓娓道来,长安北张村楮树皮纸抄制技艺起始于西汉时期,被誉为手工纸工艺演化进程的活化石。终南山和沣河盛产的隔年生楮树枝条是造纸的最佳原料,将冬季和春季采集的隔年生楮树枝条剥皮、扎捆、晒干备用。制作纸时,经过浸泡、碾压、蒸煮、漂洗、踏切、捣浆、抄纸、晾晒等三大门类、十多道工序、方才制成一张张纤薄却韧性十足的楮皮纸。

薄如蝉翼的楮皮纸便跃然帘上。

马松胜正在检查纸张。

揭竹帘时须小心翼翼。

揭竹帘。

拉纸。

马松胜和朋友一起讨论造纸技艺。

造纸工坊里,马松胜手持竹制“飞杆”在纸浆池中缓缓搅动,纤维如云絮般均匀舒展,再以竹帘轻兜浆水,纸纤维便如听话的银蚕攀附帘面。“抄纸要懂‘三沉三浮’,”他示范着手腕的微妙角度,沉太深则纸厚,浮太浅则纤维散,全凭多年练出的手感。随后巧妙地使浆中的纤维覆盖在纸帘上,形成湿纸,一张张叠放于纸床上。因沿用古人造纸技术,其纸依旧保留古代纸张的模样,光泽度较低,表面有明显的纹路,裁出的四边尽是毛茸茸的棉絮,韧性极强,散发着悠悠古意。

如今,北张村的造纸技艺依旧回荡在秦岭山间,每一张带着毛絮边的楮皮纸,都成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见证。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窦翊明 来源iXI'AN视觉

责任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