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陕煤蒲白建庄矿业:古城遗蕴

2025-03-17 17:47:29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高常生 通讯员 雷倩)清晨,薄雾轻笼,我们一家人踏上了探访王家大院的旅程。这座被广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山西紫禁城”,此刻,天空如洗,阳光在古老的砖瓦上镀上一层温润的金色,仿佛岁月的手指轻轻抚过这座历经沧桑的建筑群。

鉴于古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请了一位专业导游为我们进行讲解。穿过雕花的门楣,迎面而来的是那股独特的古老气息——木质结构散发的檀香,砖瓦间渗透的岁月气息,还有院落中不知生长了多少年的古树投下的斑驳光影。建筑的每个角落都分布着砖雕、木雕、石雕,窗花小景,楼梯照壁,无一处不精雕细琢,每一点皆极尽巧思。导游向我们介绍道:“过门石雕刻水鸟与莲花,寓意“一路连科”;柱基石雕刻蝙蝠与祥云,寓意福祥双至;书塾门前的石刻猴子背猴—寓意“辈辈封侯”;台阶连升三级,寓意步步高升;照壁雕刻狮子滚绣球,寓意好事在后头,还有一些雕刻故事,如行佣供母、吴牛喘月……”这一处处巧妙的心思,无不彰显着古人的智慧和王家家风的流传。

我们漫步于重重院落之间,每一步都像是穿越时光的涟漪。游客们的声音在古老的庭院中回荡,与数百年前或许也曾在此嬉戏的孩童们的欢声遥相呼应。墙角的一株腊梅,顽强地从石缝中探出头来,绽放着素雅的花朵,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恰如这座大院历经风霜却依然挺立的精神。在一扇雕花窗前,透过窗棂望向远处的青山,她向我们介绍道:“这样的窗,才是真正的风景画。”我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窗外的山峦如黛,与窗框构成了一幅天然的水墨画,静谧而悠远。这一刻,我仿佛听到了古老的丝竹之声,看到了穿着长袍的文人墨客在此挥毫泼墨、吟诗作赋的场景。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洒进四合院的天井,在地面上勾勒出几何形状的光斑。我们坐在檐下的石凳上小憩,聆听导游娓娓道来王家几代人的荣辱兴衰。风轻轻掠过,带来远处游人的低语,也似乎带来了几百年前这座宅院主人的叹息与欢笑。祖母的眼中泛起了泪光,或许是想起了自己年少时在老家的院落中度过的岁月。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为古老的砖墙染上了一层暖橘色的光晕。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却带走了满满的心灵感悟。离开时,我回头望了一眼那高耸的门楼,心中涌起一阵不舍。这座大院不仅是一座建筑,不仅是石头与木头的堆砌,更是一段时光的凝固,是家族记忆的容器,承载着无数生命的喜怒哀乐,家族的兴衰荣辱。它让我明白,家,不仅仅是一个住所,更是一种传承,一种精神的延续。

在回家的路上,夜幕低垂,繁星点点。父母还在后排津津有味地讨论着这座城的点滴,我知道,王家大院的辉煌不仅没有湮灭,反而更加深刻。而我们这一代人,正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守护着文化的薪火,让它在新的世代中继续闪耀光芒。

责任编辑:刘毅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