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03-14 12:09:30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杨广虎
已经三月,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这几天城里下雨、秦岭下雪了,这应该是今年的第二场雪,有点“倒春寒”的感觉。一般腊月,是一年最寒冷的冬季,深扎秦岭的冬木,一身“绿装”,显得有些孤单,在大雪覆盖、空旷辽远的群山峻岭中更有几分挺拔。
秦岭冬木,在我眼中,主要也就是高山墨松和秦岭冷杉了。还有生在半山腰、低海拔的竹子、古寺庙前的侧柏和山崖上的柏树等。天高云淡,山河澄明,雪压青松、雾凇挂枝,冰雪世界,晶莹剔透,在阳光下,呼吸着清新的冷空气,从城里的雾霾中走出,人的心也亮堂了。
没有春的花香,没有夏的翠绿,没有秋的浪漫,只有冬的雪白。我喜欢秦岭的冬季,就是一幅黑白国画,如同人赤身来到这个世界,赤身又离开这个世界,一切都真真实实、赤裸裸地展示在你的眼前,没有隐瞒,也不羞涩,在阳光下,活得光明磊落。寒风吹来,冻彻筋骨,但是雄踞于山巅的墨松屹然不动,如同秦岭“大英雄”,守护着我们的“父亲山”;生于阴坡及山谷溪旁密林中的秦岭冷杉,约二三十米,高大笔直,排成队列,直插天宇,精神抖擞,就好似忠诚的“秦岭卫士”,固土保水,随时等待“出征”。
秦岭无闲草,冬季留下的是干枯的叶子。秦岭一到下雪便“封神”!动物们开始休眠了,走上一步,都能听到脚声的回音,如果踩在雪上,咔擦咔擦的声音在寂静的山谷中,越发显得声大。而墨松,忍受着巨大的寒冷和狂风冰雪的拍打,在秦岭之巅,枝叶不同,南北各异,南边繁茂似墨玉,北边干枯似虬龙。这种景象,只有勇于攀登的穿越勇士才能看到,看到了,不得不对生命的伟大敬礼!对秦岭墨松有一种崇敬之情。
“封山育林”,禁止砍伐已经二十多年了,秦岭得到了很好的生态保护。小时候,我是跟着大人进山,砍柴扫落叶,背上竹篓,拿起镰刀和扫把,挎上沉重的一背篓,天上没有星星和月亮,全是凭着对山路的熟悉和经验,在漆黑的夜晚回到了家,烧起炕,围起火,温暖中酣然入睡。没有对疲惫的牢骚,没有对生活艰辛的放弃,在人生最困难的时刻,也简单、快乐地追逐着阳光和希望。
秦岭,自古就是皇家的“上林苑”“御花园”,现在是西安人的“自然乐园”。每年的第一场雪,就是从城南秦岭而降的,城里人感受到了冷意,其实大雪已经开始从山顶而下,成了登山人渴望的“童话世界”。一般国庆前后,先从朱雀海拔3015米的“冰晶顶”下雪,再从海拔2604米的“终南山”主峰而下,更早一些、更远一点,秦岭下雪从海拔3771.2米的秦岭主峰太白山开始了。而我们赏雪,也多是从沣峪口进山,沿着西万公路(古人开拓的子午道,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四川万源的公路)盘曲而上,直达鸡窝子、秦岭南北分水岭,过去沿路要返回,现在可以再继续前行,走广货街—黄花岭—柞水—秦岭终南山隧道—西康线返回,或者走广货街—蒿沟—朱雀国家森林公园—西汉线返回。不走回头路,这条环线,景色秀美,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尽收眼底。尤其秦岭冬木,在此看远观、近看、仰视、直视、俯视,各个角度,美轮美奂,全方面感受。当然了,赏雪安全第一,道路要保险,车辆、车技等要好,不可太贪恋风景,忘记了安全。如果要吃饭、买特色农产品,要先进行充分“攻略”。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秦岭鸡窝子的网红打卡地——秦岭冷杉(一说是落叶松),离分水岭不远,林子约长百米,每棵树高二三十米,长在山间,整齐划一,岿然不动;他们长在泥土,仰望天空,不卑不亢,不惊不羡,不依不附,用生命的情怀调剂岁月的味道,用火热的激情拥抱风雨阳光,用笔直的身材告诉我们骨头的坚硬。枝条婆娑,被山风吹成招展的旗帜,傲娇的表情诉说着顽强、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就是秦岭冬木,在最寒冷的季节,展示着自己不凡的雄姿。
生活中,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如果在这个季节,去秦岭赏一次雪,看一次秦岭冬木,心中的生命定会燃烧起来,战胜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