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03-10 10:19:44 来源: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67岁的老马怎么也没想到一年前体检时发现的1cm肺结节如今竟已增长到4cm失去手术时机面对医生的诊断老马懵了心中充满了懊悔与无助如果当初能够重视那个小小的结节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或许今天的结局会完全不同……
家住礼泉的老马有长期吸烟史,每天吸烟量高达50支。两年前,他因冠心病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期间,胸部CT检查,意外发现右肺上叶有一个约1.2×0.6cm的结节状高密度影,病灶边缘伴有毛刺影。由于当时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医生建议进一步穿刺或手术治疗,患者拒绝。
一年前,老马进行了复查,胸部CT显示右肺上叶的结节大小和形态与之前相比无明显变化,仍为1.2×0.6cm,边缘毛刺影依旧存在。尽管结节未明显增大,但医生考虑到病灶的形态特征,再次建议进行穿刺活检以明确性质,或手术治疗。然而,老马认为结节没有变化,拒绝了穿刺检查,仅要求对症治疗,且未遵医嘱规律复查。
最近,老马因持续发热、咳嗽加重并伴有胸闷等症状,前往医院就医。增强CT检查提示右肺上叶后段出现一个大小约4.7×5.1×6.5cm的团块影,影像学表现高度怀疑肺癌。与一年前的检查结果相比,肺部病灶明显增大,病情进展迅速。这一结果让老马和家人都感到震惊和担忧。进一步检查发现,由于肿块周围合并较多肺大泡,穿刺活检存在较高的气胸风险,这为明确诊断增加了难度。
为明确诊断并尽可能降低风险,任志超主任首先为老马进行了支气管镜检查,但镜下未能直接观察到病灶,无法获取有效的组织样本。经过综合评估,任主任决定在CT引导下进行肺穿刺活检。这是一种精准的微创操作,能够在影像技术的辅助下避开重要血管和肺大泡,降低气胸等并发症的风险。老马在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后,积极配合治疗,接受了穿刺活检。整个操作过程非常顺利,仅用时10分钟,术后老马未出现明显不适。
几天后,病理结果明确诊断为中分化腺癌,全身评估后,病灶转移,失去手术机会,这一结果令人沉重,但也为后续治疗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目前,老马正在积极配合治疗,医生团队根据他的病情制定了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任志超主任表示,肺结节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对于肺癌的防治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有长期吸烟史、家族肿瘤病史等高危人群,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是非常必要的。肺结节的形态特征,如边缘毛刺、分叶状等,往往是恶性病变的重要提示,应引起高度重视。 对于高危人群,尤其是结节形态可疑的患者,应尽早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科普:
8毫米以上、边界不清的肺结节如果肺结节大小8毫米以上,结节边界不清,呈分叶状,边缘毛刺,结节内有空泡及血管穿行等特点,需要定期复查。
逐渐变大的肺结节肺部肿瘤大部分没有症状,部分病人表现为胸闷、气喘、咳嗽、咯血、胸背部疼痛、呼吸困难、短期不明原因消瘦等,如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咨询医生明确病因。
哪些人群需要定期筛查呢?
肺结节是早期肺癌最主要、最常见的表现形式,由于缺乏早期症状,临床就诊患者大部分已处于中晚期,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因此,肺癌筛查是降低肺癌发病率、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有效途径。
需要定期进行肺结节筛查的人群包括:1.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2.吸烟≥20包/年(或400支/年),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或400支/年),戒烟时间<15年。3.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 ( 如对于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4.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有肺结核病史者。5.有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如何预防肺结节?
虽然肺结节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降低患肺结节的风险:
避免吸烟吸烟是导致肺结节最常见的原因,同时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戒烟是预防肺结节和肺癌的首要措施;对于非吸烟者,应尽量避免被动吸烟,如果长时间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也会受到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有毒物质、致癌物质的危害。
避免空气污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开窗通风,尽量减少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活动,如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外出,佩戴口罩等。
避免职业暴露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的人群,如矿工、化工工人等,应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有害物质对肺部的损害。
均衡饮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增强肺部健康。
加强锻炼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有助于提高肺部功能和抵抗力,从而预防肺结节的发生。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肺部CT检查,对于及早发现和诊断肺结节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高风险人群,如长期吸烟者、家族有肺癌病史者等,应更加重视定期体检。对于已经发现肺结节的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随访和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