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开启“乡村禁毒+”新模式 ——周至公安“红梅禁毒公开课”接地气有创意

2025-02-26 16:04:07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赵生杰 通讯员 丁鹏)红梅绽放共赴乡村盛宴,生态画卷绘就幸福生活。在周至县竹峪镇张龙村万亩红梅竞相绽放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红梅禁毒公开课”在红梅文化艺术节现场火热开讲。2月25日,周至县公安局禁毒大队联合陕西省新周强制隔离戒毒所,将硬核禁毒知识融入诗意梅海,为乡亲们带来沉浸式普法新体验。

红梅花下话禁毒

“大家看这种‘糖果’竟是第三代毒品!”“罂粟花虽美,种一株也违法!”在红梅掩映的普法展台前,五颜六色的仿真毒品模型成为“流量担当”。民警辅警们化身“禁毒导游”,通过60余种仿真毒品展示、10多块毒品知识科普案例展板,手把手教群众辨别新型毒品伪装术,让民众在喜闻乐见的方式中了解毒品知识、认清毒品危害。当看到“跳跳糖”“邮票”等日常物品竟被制毒分子利用时,围观群众直呼“太可怕!”

银发专场入民心

早春二月红梅香,禁毒春风拂山乡。针对农村留守老人群体,民警辅警们特别开设“方言普法小课堂”。用“苞谷地话”讲解罂粟种植法律后果,通过“以案说法”揭露“特效药”“土偏方”骗局。围观的张大爷听完恍然大悟:“原来地里种几棵罂粟苗也是犯法,以后可不敢胡乱种‘野菜’了!”

知识擂台嗨翻天

“国际禁毒日是哪天?”“发现涉毒线索该打哪个电话?”在有奖问答区,游客与村民们同台竞技,边赏梅边“闯关”。抢答声、欢呼声与红梅林的鸟鸣交织成曲,30道趣味题目让200余份普法礼品找到了“禁毒知识达人”。

共绘无毒新画卷

“这种“文艺+普法”的模式有创意、接地气!”竹峪镇政府干部点赞道。活动借力民俗文化节IP,通过“场景化宣传+精准化教育+互动化传播”三维发力,发放宣传册1000余份,受教育群众超3000余人,真正实现禁毒知识“入眼入耳更入心”。

禁毒没有休止符,守护净土不停步。周至公安将继续创新“乡村禁毒+”宣传模式,让更多群众成为禁毒战场的“千里眼”“顺风耳”,共同绘就“梅香不染毒,乡村更美好”的和美平安画卷。

责任编辑:任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