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5-02-19 10:43:17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文︱孙小群
孙亚玲老师的散文集《枕着秦岭入眠》,以细腻笔触勾勒出生活万象,蕴含着人间至情与大义。阅读这本书,仿佛置身于作者构建的情感世界,感受着那些温暖而真挚的情愫。从这册文集中可看出作者瘦弱的身板里蕴藏着一颗坚毅顽强、深情博爱、又不失纯真率性的心,让人为她由衷的赞叹。
一、山河入墨,家国情怀
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对自然的热爱在文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她笔下峒峪的沟沟坎坎,白鹿塬的山山峁峁,以及秦岭一草一石、一潭一瀑都蕴藏者无限的趣味,寄托着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情。
《白鹿夜画》一文描写了作者夜游白鹿原的唯美画面。在读者的眼前浮现出光影交融的图画。俊俏女子在唯美的画卷中惬意漫游,画卷又在读者的眼前徐徐铺展开来。这不由让我想起了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美景滋养了作者的心灵,作者的描述浸润了读者的心田,美便穿越文字在心灵之间流动起来。
她不仅热爱自己的家乡,更炽热地爱着我们的祖国。
在《南行记之二——中英街》一文中,尤其最后两自然段可读出作者铿锵有力的呐喊,心中的愤慨,拳拳爱国之情喷涌而出。设想作者若生在1919年,她必是那挥舞拳头高声呐喊的五四青年,若生长在解放前夕,她或许是一名地下党工作者。从多篇文章中可看出,作者具有一身凛然之气,拥有一颗爱我中华的赤子之心。
二、亲情浓郁,岁月恒长
书中对亲情的描写,充满了生活的密度,烟火的温度。作者回忆儿时与家人相处的点滴,那质朴的情感在日常琐事中流淌。本册散文集由61篇文章组成,近一半的文章都回忆了亲情,讲述了作者与母亲、父亲、哥哥、奶奶、婆、舅舅等亲人在一起的深情、有趣的故事。
《那年那月那乡愁》一文中作者写道:“婆看着我和三哥给她的油饼,眼泪汪汪的咋都不吃。她说这稀罕吃食是要让家里人都尝尝。”浓浓的亲情,从作者回忆中慢慢洇晕开来。孙子孙女儿对婆的孝敬,婆对儿孙的爱护,就在几个圆圆的油饼中圆满地呈现了出来,让读者也仿佛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艰难岁月里,一家人相亲相爱的画面栩栩如生的展现于读者面前。
在《品花》一文中作者回忆她和哥哥小时候之间的故事儿。哥哥晕倒后,妹妹的哭喊声仿佛穿透整个山梁,穿越时光,刺进读者的心里。在《岁月流经大雁塔》一文中,作者回忆40年前哥哥因没能带她进大雁塔参观懊悔不已,当天晚上躺在床上偷偷地哭。多么浓厚的、真挚的兄妹情谊啊!
粗略的计算,全册书中“父母”一词有37个,“母亲”一词出现了63次,而“父亲”一词竟出现了284次,足可见父亲对作者走上文学之路的影响之深远,作者对父亲之爱的深沉。全册文集专门回忆父亲的文章就有七八篇。
《思念成墨》一文,作者写到父亲临终前的第二天,父亲对女儿的深厚的爱就从他的一言一行的点滴中流淌开来,父女俩亲昵的互动让读者内心涌起了阵阵暖流,又暗流涌动着悲伤。都说父爱如山,而作者感受到的父爱有时如大山般厚重,有时如暖阳般融融,有时又如清风般宜人,有时又如泉水般涤荡心魄……读到此段文字让人不由泪溢眼眶。
三、岁月沉淀,哲思悠长
书中的人生感悟,是作者在岁月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她从生活的细微之处,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这些感悟如启明星,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更加坚定,更加从容。
《白鹿仓的下午茶》作者写道:儿子看的兴起也加入到挑战的队伍之中。在晃晃荡荡的桥上走过,玩的是勇气,走的是毅力。想想谁的人生不是在晃荡中走过来的。只要你坚定信念,困难一定会被克服。作者由儿子走水上的秋千桥而深入联想到了人生,迸发出哲思的光芒。
也是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饮茶时对儿女们说:茶,不过两种姿态,沉和浮。饮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也要放得下。人生就像一杯茶,不能苦一辈子,但要苦一阵子,在又苦又甜的茶里,才能领悟到生活的本质和哲理。作者时时处处都会对人生迸发出思考,由饮茶领悟出面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在对话间,已向儿女传达出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多篇文中嵌入的游人的对话也总能让文章锦上添花。更让人回味无穷,大大提升了作品的宽度与厚度。精彩的人物对话,使作者受到启发,而品读文章的读者又何尝不是在感动中顿悟。
《枕着秦岭入眠》一文中,作者写到在爬山的过程中,路人孙子与爷爷的对话,爷爷对孙子说:“孩子,人生的路不在于你的起点,而在于你是否坚持。只要你保持自己的意志力,就能征服所有的困难。再远的路,走着走着也就近了;再高的山,爬着爬着也就登顶了。坚持不是为了感动谁,也不是为了证明给谁看,而是你得知道向前奔跑总比原地踏步要好。”作者从此对话中受到了激励,而读者又何尝不是深受感动与启发。
在《重生》一文中,作者借助小女孩的童言稚语蕴藏着人生大哲理。她的话一下敲开母亲封闭的心,让她沉浸在悲痛之中的心开悟了,明白了死不是永远的离开,而是在孕育着下一个重生。作者善于捕捉身边陌生人的言语,不仅启发文中人,更是叫醒读书人,这种写作手法常常令文章锦上添花,使文义更上一层楼。
在《品花》一文的最后,作者从老阿姨一句“恰到好处”深思开来。联想到了文学的恰到好处,联想到了生活的恰到好处。人生只有拿捏好度和寸,凡事便可恰到好处。多么富有哲理的思考啊,“知行合一在分寸,微妙之间显大智”。
四、笔墨清雅,句逗有力
从文学角度来看,孙亚玲老师的文字简洁而富有诗意,细腻而不失大气。她善于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将人物、景色、情感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她的散文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堆砌,却以质朴纯真的情感打动人心。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阅读这样一本充满真情实感的散文集,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它让我们重新感受到文学的魅力,领略到文字所蕴含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跨越时空,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在《初春》一文中作者对观棋者观察细微,对老者抽旱烟锅的动作描写真实、精妙,栩栩如生,再加上一连串的象声词“吧嗒吧嗒”“蹦蹦蹦”“噗噗噗”“嗤——”,让一个抽旱烟的观棋老者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留一城记忆在沱江水畔》是一篇非常美好的散文诗。“留恋”“依在”“嗅着”“倾斜”等一连串的动词刻画出了作者沉浸在凤凰古城的美好、恬静之中,尽情的享受着这份慢时光
的美妙。行文飘渺而朦胧,如一行行诗,慢慢浸润了读者的心。
《枕着秦岭入眠》不愧是获得冰心散文奖的作品,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散文集。它让我们在作者的情感世界中穿梭,感受着亲情的温暖、自然的美好、人生的智慧以及文学的魅力。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走进这本书,从中汲取力量,收获感动。
2025.2.14 凌晨12:32
作者简介
孙小群,陕西省散文学会创联部副主任,《散文之声》编辑,笔名、网名:冰莹水晶。著有诗歌散文集《为了春天》,常有文章发表于《延河》《陕西日报》《中国信息报》《西安晚报》《西安日报》。
推荐阅读
《枕着秦岭入眠》
作者:孙亚玲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枕着秦岭入眠》这部新作,饱含了作者对以秦岭地域为代表的祖国自然山水至纯至真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在生活中给予作者无限力量的亲人、挚友、文学家真挚朴实的真情流露。全书内容上共分上下两部分,文笔凝练,文风清丽,意境美好,暗香浮动,值得细细咀嚼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