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4-12-18 15:56:51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
为进一步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并拓展“三基三严”培训的范围和深度,提升心力衰竭临床诊疗的思维和技术能力,12月11日,一场别具一格的线上课程在京、津、陕三地同步展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张健教授围绕“2023年心力衰竭指南解读及应用”以及“心原性休克的最新进展”两大主题,为各地医疗同行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此次授课由心力衰竭多学科协作团队(MDT)刘晓峥副院长主持,吸引了众多来自三地医疗机构的积极参与。通过线上平台的优势,打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张健教授首先详细讲解了“2023年心力衰竭指南的解读及应用”。他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心力衰竭的定义、分类和分期,并结合最新的流行病学特征,强调了心衰评估和诊断的重要性。在讨论A期、B期、C期、D期用药时,张教授列举了各类药物的选择依据及使用方法,特别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必要性。此外,他还深入剖析了心力衰竭的容量管理、营养管理以及各种类型心力衰竭的治疗策略,使学员们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有了更全面的理解。随后,张健教授团队介绍了“心原性休克”的最新治疗进展。他们详细介绍了左心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强调早期识别、诊断及处理在心源性休克救治中的核心地位。同时,他们也指出,该病的治疗基础应聚焦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以保护重要器官功能为主,这一观点得到了学员们的高度认同。
这次线上授课不仅提升了三地医疗同行对心力衰竭临床诊疗的思维和技术水平,也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治疗方案。此次京津陕三地联动的线上授课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它促进了三地医疗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也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和心力衰竭诊疗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继续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医疗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心血管中心心胸血管外科(心衰重症监护病房)牵头成立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心衰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团队。团队由心内科、心外科、康复科、治未病科、呼吸老年病科、药学部、功能检查科、影像科、手麻科等多科组成,并设有张健名医工作室、毛静远名中医传承工作室、闫炀名医工作室。心衰MDT团队秉持着“中医西医相结合、内科外科相结合、诊疗康复相结合”的诊疗理念,为患者提供规范、全程、精准、高效的诊疗服务,开创心衰诊疗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