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丹凤:叔侄借款对薄公堂法官执前调解弥合亲情

2024-12-04 16:14:26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管子睿 彭家让)“借我十万块钱都好几年了,一分不给我还,你是单位职工,有固定工资,怎么就还不了!” 11月 12日,在丹凤县人民法院大门口,甲人指着乙人喊道。“我借你钱没还属实,但也不是这个要法啊,你隔三差五跑到我单位闹,给我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看到双方剑拔弩张的架势,法院执行局值班干警及时出门劝导,并将双方带到调解室,在积极安抚好当事人情绪的同时,深入了解双方诉求。

原来双方是叔侄关系,侄子程某系某单位职工,2019年其因买房、房子装修急需资金周转,向叔叔林某某借款10万元,考虑到双方的亲戚关系,且侄子有固定收入,不会还不起这点钱,即同意借款。谁知到还款期后,经林某某多次催促无果,便一气之下,诉至法院。

经法院判决后,至今仍未偿还,今天闹到法院是来申请执行的。“都是要紧亲戚,我本不想申请强制执行。主要是生气,给他打电话他也不接, 不还钱连一句话也没有,所以我才走到执行这一步。”林某某一脸怒容的说到。“叔,我最近几年一直没有攒下钱,所以没有及时偿还,现在如果一下让我全还了,一家人都没法生活了,希望叔你能‘高抬贵手’……”程某不迭求情的说。在了解缘由后,执行法官对林某某执行申请进行了全面研判。

这起案件标的不算大,被执行人有固定工作,具备长期履行的能力,且态度比较积极。基于这一判断,执行法官认为这起案件符合执前调解的条件,于是决定尝试启动“执前调解”机制,担任两人之间的“和事佬”,对双方进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执行法官打出法律、亲情两张牌,一方面运用专业知识,耐心细致地向被执行人释法明理,让其明白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并送达了《督促履行义务告知书》。另一方面向双方深入剖析了多起发生在家庭成员间的真实执行案例,引导双方尊重法理、重视亲情。经过两个多小时深入的沟通,被执行人最终被执行法官的话语打动,态度发生了转变,当场向其叔叔鞠躬道歉并主动向其朋友借款三万元交给林某某,剩余部分也制定了还款计划。其叔叔听闻后也选择原谅侄子,本就是血浓于水的骨肉亲人,双双冰释前嫌、重拾亲情。

据介绍,近年来,丹凤县人民法院始终秉持司法为民的理念,不断完善和创新执前调解机制,不但探索更多元、更高效、更精细的纠纷解决路径,构建执源治理新体系,切实将“枫桥经验”践行于执行的每一个案件、每一个阶段,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温暖。

责任编辑:崔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