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4-10-23 19:03:01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张华)10月17日,西北大学第一医院骨科三病区(脊柱外科)团队成功为一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关节镜辅助下单孔脊柱内镜技术(AUSS)实施了“腰椎间盘髓核摘除+纤维环缝合修复术”。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是该院微创脊柱内镜技术的又一次新的突破。
患者李某某,女,46岁,有腰腿痛病史1年余,不久前劳累后再次出现腰部疼痛伴右下肢放射痛,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尝试过各种保守治疗理疗针灸等方法,效果不明显,来该院门诊检查诊断为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医院脊柱外科团队充分评估考虑患者年轻,症状严重,建议行微创脊柱内镜手术。
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后,经充分的术前讨论评估,10月17日,该院脊柱外科团队为患者实施AUSS技术下腰5 -骶1椎间盘摘除+纤维环缝合修复术,手术顺利,手术切口只有2cm,术后患者右下肢疼痛明显缓解,术后第二天佩戴腰围下地活动,效果满意。
什么是AUSS技术
AUSS是单孔脊柱内镜技术,是目前新兴的脊柱内镜技术,该技术是由云南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宋恩教授提出,结合了UBE技术与孔镜技术的优点,将工作通道与观察通道置于同一软性切口内,具有减压范围广、操作空间大、定位简单、透视少等特点,是开放手术内镜化的体现,不同内镜技术的结合:关节镜的三角操作以及后路同轴内镜的同轴摆动、旋转。应用于颈椎、胸椎和腰椎疾病,病种涉及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等各类退行性疾病,同时可辅助行腰椎融合技术、黄韧带悬吊、硬膜囊及纤维环缝合等,更适用于脊柱内镜术后翻修。大大提高了内镜下的工作效率与减压范围。术后可早期下地活动,减少卧床并发症,实现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由于椎间盘缺乏血液供应,纤维环自我修复能力较差。纤维环缝合技术是对椎间盘形态进行修复,闭合纤维环破口,促进了纤维环愈合,保留椎间盘结构完整的同时有利于椎间盘功能的恢复,防止术后复发,实现了椎间盘功能修复与功能重建。西北大学第一医院脊柱外科多年来不断开展脊柱微创技术:椎间盘消融技术、MIS-TLIF、椎间孔镜技术、AUSS技术等,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个体化的选择,获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和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