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4-09-28 15:52:48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杨小娟)9月24日,西安市教科院专家到航天一中,开展本学期第2期(总第81期)西安市教科院创新实验学校工作。
初中语文学科专家孔丽梅老师做课堂观察
初中英语学科专家王兰英老师做课堂观察
初中物理学科专家张淼老师做课堂观察
初中化学学科专家庞学武老师做课堂观察
初中生物学科专家淡静雅老师做课堂观察
初中道法学科专家陈海兰老师做课堂观察
市教科院语文学科专家孔丽梅老师评梁瑞淋老师的《列夫托尔斯泰》新授课:巧妙地设计了学历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通过问题链激发探索欲,如“托尔斯泰的外貌与他的精神世界有何内在联系?”,鼓励学生主动阅读、思考,体现了自读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对于自读课的教学,孔老师还指出,应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书写、表达能力,在展示方式优化上持续思考,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此外,教师应示范如何从不同角度进行批注,如从语言特色、人物描写、情感变化等方面入手,随后让学生动手实践,边读边记,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能促进其阅读策略的内化。还要鼓励学生就阅读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促进思维的碰撞与交流,进一步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英语老师何灿的课将预习内容和活动设置相结合,梳理文本、整合文本、应用迁移、以读促写。将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相结合,让课文动起来,让文字动起来,同学们唱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市教科院英语学科专家王兰英老师强调,本节课预习案设计有特色,老师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结构化预习设置,学生能大声阅读,阅读效果好。同时王老师也对英语课堂给出了建议:抓学生的预习,明确预习内容,多读词汇及课本内容。主要抓学生的阅读,解决生词的问题。读后让学生写出大意,并圈出疑难句。
教学生学会使用核心句型,对写作进行语言支撑和框架梳理。
市教科院物理学科专家张淼老师点评了蒋雪莉老师执教的《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一课。这节课改变了传统教学,转换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预习、课堂展示、课堂测试环环相扣。课前预习任务完成的扎实有效,课堂展示、书写展示和实验操作展示丰富多彩,能够从中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时间利用更高效,课堂节奏更严密紧凑。测试任务下达非常明确,对学生严格要求,语言干练严谨,用问题导向调动学生思考,为组内今后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市教科院化学学科专家庞学武老师点评了赵莹老师执教的《有关化学式的计算》一课。这节课以学生为主体,预习、合作探究、小组展示、当堂测试环环相扣,问题设置低起点、高爬升,从不同类型的化学式出发,对进行充分的计算应用,课堂中有问题的生成,有合作解决问题,有小老师讲解,活动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评课环节庞学武老师指出,课堂中要注重学优生思维的培养,加强课堂的深度。
市教科院生物学科专家淡静雅老师指出优秀的课堂总是从清晰的教学目标开始,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这些目标展开。成功的课堂往往结构紧凑,过渡自然,每个环节紧密相连,有效地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教师也应成为教材文字与学生理解之间的桥梁。孙翔老师的课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通过小组讨论、提问与回答、竞答、积分等多种形式,老师们成功地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了课堂活跃度和参与度。但是仍需要提升,把记忆层面的零散知识通关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加深记忆,使书本中的内人更加便于理解,并加强思维构建的培养。孙翔老师的课从讨论、提问的活动中感受知识的生成,在探究的过程中允许学生出错,并及时引导纠正,给学生充分的肯定,让学生在思维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探索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市教科院初中思政学科专家陈海兰老师深入初中思政组进行课堂观察和教研指导。在听完七年级王苗苗老师的《纠错反思·总结提升》习题讲评课后,陈老师指出,大单元整体复习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教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学生展示,发挥小组互动互助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活动采取口头讲解与黑板展示相结合,主黑板与副黑板配合展示,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学科兴趣较浓厚。陈老师强调,教育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发展,不管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都应聚焦学生学科能力的提高、学科素养的达成,采用何种学习方式要与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相融合,在活动组织的“有序化”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两方面提升。“有序化”需加强对学生包括小组讨论、小组展示等方面的规范培训,循序渐进。“有效性”需结合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情境创设要贴切、任务要明确,在合作探究中提升学科思维。思政组全体老师在听完陈老师的指导后表示一定要在后期的教学工作中多观察,多思考,多研讨,不断精进自己的业务水平,在相互学习中不断提升、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