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陕西陇县: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 助力乡村振兴

2024-09-27 17:02:44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芮扬 通讯员 卢永婷)近年来,陕西陇县有效盘活县域“土专家”“田秀才”资源,创新组建产业人才帮扶团,通过建平台、优服务和传帮带,引导支持广大乡村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干事创业、施展才华,让乡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三化为先”建队伍。按照“党建引领、集中优势、服务为本”的原则,紧扣全县重点产业组建队伍,在产业发展一线发挥作用、助农增收。坚持乡土化选才,由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牵头,人社、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畜产等部门参与,采取个人自荐、镇村推选、部门联评的方式,面向全县择优遴选“土专家”“田秀才”组建产业人才帮扶团。制定《陇县产业人才帮扶团管理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季度汇报调度,定期考核评价,确保帮扶团下得去、稳得住、干得好。坚持专业化组队,按照专业相近、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原则,对乡村产业人才进行分组,由3名党员产业带头人牵头,依托盛源苹果合作社、陇县奶山羊联合社以及佳园香菇合作社等行业领军合作社组建了“苹果管家”“山羊卫士”“香菇保姆”3支产业人才服务队,推动乡村人才由“零星分散”向“抱团聚集”转变。坚持社会化服务,3支服务队向社会公布服务项目、方式和内容,针对全县群众发展产业需求,推行24小时线上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通过结对式帮带、菜单式服务、链条式发展、组团式协作、学徒式传承5种方式把乡村人才嵌入产业链和创新链,依托“理论+田间”技术培训、“1+1”定点帮扶、“1+N”带徒授艺等方式,举办羊只疫病防范、果树整形、菌棒配比等培训,定点指导产业基地提质发展,结对帮带种植养殖大户壮大产业规模,实现了人才选在产业链上、团队建在合作社中、服务抓在田间地头,为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做出了有益探索。

“三送三进”优服务。送服务进家门。3支服务队分别建立行业经营户名单,把全县369个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殖大户纳入服务范畴,根据产业生产节点常态化进村入户开展畜病防治、果树修剪等技术服务。送政策进村社。服务队发挥上联下通的政策信息优势,在技术服务中宣传产业政策,帮助经营户拓展销售渠道、规避市场风险。送技术进基地。服务队主动对接镇村合作社产业发展需求,通过“人才+基地”“产业+联盟”等形式,举办果树整形、套袋技术、菌棒配比等培训,带动一批技术骨干迅速成长。

双向发力补链条。向上“引才补链”,针对行业高精尖人才短缺的现状,积极探索“党委拿编制、政府出政策、企业配资源”机制,通过定向招聘和柔性引才的方式,面向全国招聘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建立“人才智库”,通过线上线下开展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答疑解惑,为全县主导产业持续壮大输入创新理念和前沿技术。大力推行编制在政府、服务在企业、安家有补助的做法,在陕西和氏高寒川牧业有限公司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兰州兽医研究所奶山羊养殖专家,搭建科技创新和人才孵化平台,开展奶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及饲养技术等课题研究,帮带培育产业技术人才,搭起了引才补链“天线”。向下“育才延链”,建立健全产业服务队联结帮带机制,着力构建“高层次人才+专业服务队+农户”的产业人才培育链条。通过办班培训、实地指导、“1+1”结对帮带和“1+N”定点培养等方式培育了一大批活跃在田间地头和产业一线的“土专家”和“田秀才”,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