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4-09-12 15:36:33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听健康讲座,免费领休闲椅,优惠买‘特效’药。”
“房子闲着多浪费呀,不如拿去做养老投资,保证稳赚不赔。”
“这项目低投入、高回报!阿姨,您可要抓紧时间交钱了,晚了可就错过挣钱的机会啦!”
近年来,各类诈骗套路层出不穷,非法集资案件时有发生,一些不法分子假借“养老服务”“健康养老”等名义,以“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实施非法集资活动,吸收老年人资金,给老年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广大老年人要不断学习金融知识,努力练就“火眼金睛”,远离非法集资,护好辛苦一辈子攒下的养老钱。
非法集资表现形式:
第一步:小恩小惠做诱饵,“正规”形象是假象
“免费赠送礼品”是涉老年人非法集资的一个共性,不法分子往往通过派发传单、口口相传、上门推销等方式,利用赠送米面油、鸡蛋、免费体检、养生讲座等小恩小惠,摸清老年人个人信息和投资意愿。此外,不法分子为包装自己,前期还会投入资金,用于租赁写字楼、办理营业执照等,细分人事、财务、销售等部门,营造其“正规”形象。
第二步:打“感情牌”,设下“温柔陷阱”
不法分子为了骗取老年人信任,让业务员平常多与老人聊天、嘘寒问暖,还隔三差五看望老人“培养感情”,让部分空巢老人一步步走向他们精心打造的“温柔陷阱”中。
第三步:虚构多种项目,承诺低投资高回报
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企业,利用前期建立的信任,虚构养老、影视、餐饮及种植养殖投资等项目,虚假承诺保本保息,高额回报,忽悠老年人投资。
第四步:定期“回报”,放长线钓大鱼
在集资初期,不法分子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骗取信任,吸引老年人持续加大投资,同时在老年人群体中通过口口相传,吸引更多人加入。殊不知,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不法分子会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投资者血本无归。
规避非法集资陷阱的“三要、三不要”:
一要理性,不要侥幸
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不是“圈套”就是“陷阱”。要坚守理性底线,想想自己懂不懂,比比风险大不大,看看收益水平合不合实际,多和家人朋友商量,不要被赌博心态和侥幸心理蒙蔽双眼!
二要稳健,不要冒险
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还有可能是投资骗局。你盯着收益的高低,人家盯的是你的本金,小心血本无归!一定要去正规金融机构,同时要合理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不要冒险投资!
三要警惕,不要盲目
“收益丰厚、条件诱人、机会难得、名额有限”都很可能是忽悠,一定要警惕、警惕、再警惕!多留个心眼儿,绝不要听风就是雨,盲目“随大流”投资!养老领域非法集资套路多,且“与时俱进”,守好老年人“钱袋子”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陕西金融消保提示老年朋友:
平时多和子女、家人沟通交流,提高防骗识骗能力,做个智慧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