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4-09-02 14:43:05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万木兰)日前,记者从商洛市商南县获悉,该县城关街道办南大街社区全面整合辖区企事业单位、九小场所、个体商户、物业、辖区居民等各方力量,全力创建综合减灾示范区,筑牢社区综合防灾减灾的坚强堡垒。
据介绍,认真落实街办包社区领导、支部书记、包组干部、居民小组长、片长五级管理责任,完善各项防灾减灾工作制度,指定专人收集上报灾情信息,压实各级工作责任。通过党员带头,将辖区各类社会力量组织起来,成立防灾救灾志愿者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宣传减灾知识、隐患排查、防灾避险、消除安全隐患。综合利用辖区有效资源,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点2个,将2家大型宾馆作为辖区应急避难安置点,3个空旷广场做为应急避难场所,建立德胜超市微型消防站1个,配备微型消防车1辆,社区医疗救助站1个。及时购置补充防汛沙袋、编织袋、铁锹、铁镐、应急照明手电、雨鞋、雨衣、发电机、口哨、铜锣等应急物资,安排专人对应急物资进行保管,定期盘点、维护。同辖区超市和日杂店铺签订应急物资储备协议,确保受灾后生活物资和救援物资的正常供给,真正做到遇到灾情人员拉得出,物资用得上、求援能及时。同时,鼓励居民家庭配备必要的逃生绳、手电筒、灭火器、常日药品等减灾救灾用品。
同时,聚焦“九小场所”、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居民楼、低洼地带的安全隐患,制定针对性较强的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明确预案启动标准、职责分工、预警信息传递、避险路径和避险点位置,组织常态化开展“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模拟火灾、防汛、地震等场景应急演练,提升应急救助能力。动员辖区企事业单位、“九小场所”经营业主、个体商户、物业、辖区居民广泛参与,检验预案的组织指挥、灾害预警、信息传递、自救互救、人员疏散、转移安置等环节应急救灾的可行性。积极构筑社区、物业、志愿者、辖区居民联防联治、群防群治机制,确保灾情一旦发生,能第一时间获取灾情信息、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列出辖区灾害风险清单,列出灾害风险图,明确辖区低洼处洪涝、居民危房、居民自建房和高层消防、电动车违规充电、燃气安全等隐患点,并指定隐患点防范责任人。社区居民小组长、片长、志愿者通过日常巡查、节日排查走访入户、与住户交流等方式,对辖区公共场所、交通、消防、学校、老年人、儿童等方面的防灾减灾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确保安全隐患问题整改定期限、下功夫、见实效。建立了70岁以上行动不便老年人、重症患者、残障人员和孕妇等为主体的脆弱人群清单,明确社区干部对他们进行结对帮扶,对他们家庭、住宅环境具体情况做到了心中有底。
同时,利用公共场所的宣传栏、宣传橱窗张贴防灾减灾宣传资料,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手机微信群、公众号、公共LED电子显示屏等载体的作用,宣传防灾减灾知识。组织辖区物业、企事业单位、“九小场所”经营业主观看《生命通道》等警示教育片,学习各类事故预防、风险识别与隐患排查整治等应急处置相关知识,强化安全意识,以案说法,警钟常鸣。近三年来,组织群众观看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避险警示教育短视频60余场次,举办防灾减灾知识讲座20余场次,举办宣传活动40余场次,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20余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全力构建综合防灾减灾长效机制,为打造平安稳定、宜居宜业和美社区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南大街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双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