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陕西能源凉水井矿业矸石井下充填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2024-08-07 15:23:53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开工彩烟

阳光讯(记者 杨涛 通讯员 胡龙 杜佳桂) 8月6日,陕西能源凉水井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矸石井下充填项目举行开工仪式。中国工程院王双明院士、吴爱祥院士,榆林市政府党组成员丁晓明,陕西投资集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郑波,神木市委常委、副市长孟向平,陕西能源总工程师王水利,榆林市能源局常务副局长郭雄、榆林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张雄哲、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督查专员王东,神木市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白杰华、神木市能源局副局长贾涛、榆林市生态环境局神木分局副局长崔伟及矿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苟科学等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田建设主持开工仪式。

王双明院士致辞 

开工仪式上,王双明院士在致辞中表示,凉水井煤矿井下矸石注浆充填项目的启动,不仅是煤矿充填技术领域的一次重要实践,更是在绿色开采、固碳封存和生态环保方面的一次重要探索。

吴爱祥院士致辞 

吴爱祥院士在致辞中表示,凉水井矿业矸石充填项目首次将防堵管、免洗管、充填固碳等一系列国际领先技术应用到大型矸石注浆充填系统中,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矸石问题,还能实现对二氧化碳的封存,为矿山充填技术在“双碳”目标上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丁晓明致辞 

榆林市政府党组成员丁晓明表示,榆林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将固废综合利用纳入全市“五大攻坚战”,加快推进大宗固废利用基地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建成煤矸石充填项目9个,总规模近1000万吨/年,有效推动全市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凉水井矿业公司矸石井下充填项目作为一项重点环保工程,为榆林乃至全国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树立典范。凉水井矿业公司要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努力打造煤矸石综合利用新样板,为推动煤炭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榆林贡献更大力量。榆林市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陕投集团工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苟科学致辞 

陕西能源凉水井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苟科学表示,实施煤矸石井下充填项目,是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对煤矸石综合利用新途径、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公司始终秉持集团公司“以义取利、镕基铸范”企业文化内核,深入践行“四化”运营思路和“微观三治”管理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将该项目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煤矸石无害化、规模化、资源化利用的新样板。

敬总汇报 

仪式上,陕西能源凉水井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敬毅对项目总体情况进行了汇报,项目总承包单位和项目监理单位代表分别作了表态发言,与会主要领导共同为项目开工剪彩并培土奠基。陕西投资集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郑波下达了项目开工令。

培土奠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据了解,近年来,陕西能源凉水井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严格落实环保政策要求,坚持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本次矸石井下充填项目设计处理能力为160万吨/年,采用“邻位+高位”相结合的充填模式,按照“一体化设计、分阶段建设”思路,一期将建成160万吨/年规模的厂房建筑、管网、安防及智控系统,并安装投运不小于80万吨/年的煤矸石处置系统装备。通过将煤矸石多级破碎,智能调配最优级配矸石粉料,精确配给疏干水和胶凝材料,制成高质量浓度的浆体,由充填工业泵和管道输送至井下采空区。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总投资1.13亿元,总工期400天,计划2025年7月底前建成。

据悉,该项目将示范性应用超远距离(约13km)输送防堵管技术、免洗管技术、固废改性技术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同时配套开展《煤矸石分级分质全组分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科研项目,积极探索制作土壤改良剂、地坪骨料或喷浆材料等矸石组分利用途径,多维度保障煤矸石的安全、绿色、高效、智能、规模化综合利用,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科技大学等参建单位有关领导,以及陕投集团、陕西能源和清水川电厂、赵石畔煤电、渭河发电、商洛发电、麟北煤业、冯家塔矿业、赵石畔矿业、陕能运销、陕能铁路运销等单位有关领导参加了开工仪式。

责任编辑: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