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像阳光一样温暖

2024-08-06 09:29:04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宋鸿雁

阳光给人温暖,阳光给人希望,阳光让人热爱。

丁酉年金秋,在陕西省图书馆举行的“陕西文豪三人传”—— 《贾平凹传》《陈忠实传》《路遥传》分享会上,我结识了陕西人民出版社编审张孔明老师。他是我兰州大学的师兄和学长,在其后我的文学道路上,他总是给予我关心和帮助。

有一次,张孔明老师无意中看到我写的一篇文章《妈妈的绣花被套》,他觉得文字写得格外朴实、生动、感人,遂推荐给了《阳光报》。丁酉年立冬前,《阳光报》正式刊登了我写给妈妈的文章——《妈妈的绣花被套》,引发很多读者的关注和共鸣。

有读者来信说,当她看完这段文字时,她哭了:“就这样,在整个炎热的暑假里,我的妈妈天天晚上坐在卫生间给我绣被套。一朵两朵三朵,一枝两枝三枝,一片两片三片,花、枝、叶在妈妈的手下像变戏法一样一点一滴在变化,不变的是卫生间泛黄的灯光。大学开学前两天,被套终于绣好了,妈妈却熬瘦了,眼睛深陷,血丝满布,可心情格外好。她忙不迭地给女儿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套上,妈妈把日月星辰绣入,把春夏秋冬绣入,更把对女儿的爱意和牵挂绣入。”

从那篇文章的发表,我开始关注《阳光报》,《阳光报》光看报名,就能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希望。此后我经常给《阳光报》投稿,成为《阳光报》忠诚的读者和作者。

戊戌年清明时节,我的父亲因病过世,家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我的女儿也难掩伤心,在作文本上写下《我的姥爷》一文,读得我潸然泪下。我将女儿的文字投给了《阳光报》少年家国信新媒体平台,本也没抱什么希望,毕竟是初中生的作文。芒种时节,没想到女儿的作文见报了,《阳光报》和“少年家国信”给了我女儿极大的激励和鼓舞。

己亥年暮秋,我的第一部著作《福娃成长记》公开出版。张孔明老师提前认真阅读了书稿,并为我写下文笔优美的序言——《像莲花一样盛开》。他在文中写道:“她(宋鸿雁)就是用这样的文学真情抒写了自己的《福娃成长记》,那些绘声绘色的细节描写,那些妙趣横生的情景说道,那些得心应手的知识化用,都使她的作品像莲花一样盛开,像春露一样晶莹剔透,像朝阳一样温润悦目。”大雪节气过后,这篇序言登上了《阳光报》,借助张孔明老师和《阳光报》的影响力,我的《福娃成长记》获得了更多读者的认可。

庚子年重阳过后,陕西人民出版社联合《阳光报》开展“书香润华夏,‘人’约七十春”建社七十年全国征文。想起和陕西人民出版社的初识,想起和编辑老师的往来,想起和《阳光报》的缘分,我倾情写下《春风化雨又吹花》的文字。

冬月,文章刊载于《阳光报》;腊月,在各界人士的热切关注下,征文评奖结果出来了。全国各地及海外作者、读者、编者共投稿300多篇。这些投稿作者里,有全国知名作家,有新闻界和出版界响当当的编辑老师,有出版社的老作者、老领导,还有像我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作者和读者。没有想到的是我的文章在征文评奖中居然榜上有名,获三等奖,真让我喜出望外。

辛丑年冬月,疫情肆虐。我没黑没白地下沉值守在西安未央六村堡街道的村子里,和其他人员一起做疫情防控工作。我没有时间照顾老妈妈,更没有时间关心女儿,总是在星月满天的时候奔波在疫情防控的路上。

女儿是有心人,看到我忙碌奔波的身影,有感而发地写下《我的妈妈是英雄》的文章。《阳光报》在第一时间刊登了这篇文章,给身处疫情中的人们带去鼓励和希望。一位普通而平凡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却成了女儿心目中的英雄。女儿在文中写道:“我总以为英雄在书本里,在银幕上,在边防哨卡,在南海岛礁,我总以为英雄离我很远。可看到妈妈的背影,猛然间我才发觉,英雄其实就在我身边,那就是我的妈妈。一个柔弱又坚强的女人,一个舍小家为大家的女人。英雄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每一个为生活为工作努力拼搏的人。”

壬寅年小麦灌浆时节,我将一篇回忆之作《小侄儿言行偶记》和女儿的新作《强国复兴,有我!》,一起投给了《阳光报》。随着报社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投稿的人也越来越多。即便我在慢慢成长、慢慢进步,我的一些投稿也并不一定都能被采用。儿童节前夕,我投出的两篇文稿终于刊登在《阳光报》上,小侄儿、女儿和我都很高兴。女儿所在的学校也很重视,女儿还被评为学校的“文学之星”。

癸卯年暮夏,我的“青春系列作品”第二部《青春悄悄来》公开出版发行。小雪节气前的那个星期六,一个非常吉祥的日子里,在西安蓝海风·漫巷,《青春悄悄来》首发暨签售仪式举行。《阳光报》适时推出书讯“青年作家宋鸿雁长篇小说《青春悄悄来》出版发行”,并在书讯后附上冯积歧老师的评论文章《多姿多彩是青春》。

冯积岐老师在评论中写道:“我曾说过,对于当代作家的作品,我读得很少很少,我陶醉在古今中外的经典中,往往难以自拔。但当我拿起陕西青年作家宋鸿雁的长篇小说《青春悄悄来》时,就放不下了,并且一口气读完了。仅仅‘悄悄来’这三个字就一把将我抓住了,似乎这三个字拎着我,将我投入到青春的岁月里。我在青春里重走了一回,青春的滋味在我的舌尖跳跃,青春的血液重新在我的全身流动。《青春悄悄来》是一部能唤醒人的记忆、引起人的共鸣的小说。”

在《阳光报》和评论老师的推介下,很多的读者阅读了《青春悄悄来》一书,并为《青春悄悄来》写下精彩的读后感。

甲辰年是《阳光报》更名二十周年,我写下了和《阳光报》的故事,希望《阳光报》像它的名字一样,永远给人们带来温暖、热爱和希望。

(宋鸿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文化报》等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约120万字;出版有《福娃成长记》《青春悄悄来》等著作;另有作品入选丛书或文集。长篇小说《青春进行时》入选2024年度陕西省委宣传部重点文艺创作资助项目;荣获第四届、第五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优秀奖。《福娃成长记》荣获陕西省优秀科普作品征集活动优秀奖;荣获“百花绽放”群众文学创作大赛一等奖;荣获“书香润华夏‘人’约七十春”全国征文三等奖;荣获“辉煌集邮”征文最佳作品奖等。)

责任编辑:唐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