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4-07-26 16:04:43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郑玮 实习记者 王义卓)7月26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延安市委副书记、市长严汉平介绍上半年延安市生产总值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4%、7.9%。
严汉平围绕“深化‘三个年’活动、加快‘四个区’建设、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增光添彩”为主题,介绍了延安市聚焦建设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一园四区”发展定位,坚持把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建立重大项目和招商引资周“解扣”、企业生产经营周“解难”、服务群众周“解忧”等工作机制,以“有解”思维和“优解”路径解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活力,全力推进新时代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延安“一六四”工作布局突破起势。
聚焦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小苹果”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苹果”
严汉平说,延安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2023年全市苹果种植面积达到332.8万亩、占全省的1/3、全国的1/9,产量464.4万吨、全产业链产值506.7亿元。
坚持标准化生产提品质:制定“延安苹果”种植管理等9项技术标准和18项主推技术,乔化与矮化栽植比例调整为75.5%和24.5%。建成延安智慧物流园区,智能选果线达到105条、冷气库储能167万吨,实现了苹果“全年供”和“次日鲜”。
推动三产融合延链条:中国供销延长果业深加工、延安安德利果蔬汁等项目加快推进,果业企业达到609家,年转化鲜果能力62.1万吨,打造了安塞南沟等农旅融合观光园区50个。农民经营净收入的61%、专业县镇村果农收入的90%以上来自苹果产业。
打造特色品牌拓市场:成功举办全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连续举办十六届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延安苹果在全国中高端市场占有率达到68%,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育引进自然搭档等苹果电商企业549家,线上销售额突破44亿元。
聚焦建设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能源化工产业加速向高端多元低碳迈进
扛牢能源保供政治责任:推广水平井、CO₂驱油等技术,建设智慧化油田,2023年生产原油1428.4万吨、加工原油960.9万吨。2023年生产天然气99.5亿方、LNG 209.8万吨。建成火电装机609万千瓦、在建670万千瓦,建成新能源装机373万千瓦、在建352万千瓦。2023年发电量214亿千瓦时,其中电力外送93亿千瓦时。
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聚焦“五集五区”建设目标,将原有20个县域产业园区整合为14个,202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65.2亿元。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对园区实行评星定级和奖励激励,持续推动园区提档升级。
抓实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聚链成群:加快建设重点工业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化工产品种类达40多种,年产量447万吨。建成延长LNG闪蒸气氦气回收、宜川新源LNG提氦等项目,2023年生产氦气20.35万方、占全国的6.23%。2023年能源工业产值达到1989.7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0%。
聚焦建设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革命圣地红色印记更加鲜明
提升文物旧址保护水平:推进革命旧址保护成果,建成19座革命类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基本陈列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延安博物馆建成开放。甘泉“雪地讲话”旧址等11个长征文化展示园加快建设。
擦亮干部教育培训品牌:深入挖掘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张思德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独特价值,统筹师资力量,打造16处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推出“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等专题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承接培训2.6万余期,培训党员干部119.1万人次。
打造红色文化旅游首选地:全面提升景区文化内涵和服务质量,累计建成黄帝陵、延安革命纪念地、壶口瀑布、延川黄河乾坤湾4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3年全市接待游客419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31亿元,分别增长1.7倍、2.8倍。
聚焦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圣地蓝”“延安绿”成为新的靓丽名片
持续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持续推动国土绿化,巩固提升退耕还林成果,森林覆盖率达到53.07%,植被覆盖度达到81.3%。黄河干流控制性工程古贤水利枢纽开工建设,2023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90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52.96%。“一树一策”做好3棵5000年以上古柏保护,对全市18.8万棵古树名木实行分级分类挂牌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达264种,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
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3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3天。坚持六路并进”综合治水,国控、省控和市控出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连续两年达到100%。扎实开展油煤气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深入推进黄河流域“清废行动”,清洁井场保持率稳定在95%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企业清洁矿井建成率达到100%。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煤矸石制陶粒循环利用”“二氧化碳及工业废盐资源化利用”等一批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2023年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20年下降1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