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百千工程”专题|旬邑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五模式”助力派出所“百千工程”提档升级

2024-07-23 12:34:40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赵小康 通讯员 师玮 文/图)旬邑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牢固树立主动警务工作新理念,以“五模式”主动警务为抓手,深化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系统、便于操作的主动警务新方法,走出了新形势下平安建设的新路子。

img1 

多元联调模式——强化矛盾纠纷化解。

主动向城关街道办汇报,会同综治中心、法庭、司法所、交警队、村(社区)等单位,专题研究整合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和诉源治理力量,转变单打一局面,构建“一元主导、三方协助、多元化解”“1+3+X”的主动联调模式,将调解前移至案事件发生之前,做到预防为先,调解先行。通过警调衔接、民调入所、乡贤入户、片警进家等多种方式,对农村(社区)警务室个别久调不结,调解难度较大的矛盾聚力调处,确保一调见效、二调化解、三调无隐患,先后及时化解了县大修厂改建项目纠纷、县文化中心项目建设纠纷、城中村拆迁项目纠纷等一大批热点、难点、堵点问题。“警调联动工作室建成以来,已成功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92起,调处成功率100%。

多维管控模式——深化社会高效治理。

城关派出所以掌住情、盯住人、控住案、管住事、稳得住面为出发点,抓实“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应用等基础工作的多维治理模式。主动对辖区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单位、娱乐场所、特种行业等全要素采集,建起人防+技防的多角度、立体化巡防模式,对辖区重点要害部位、厂矿企业、车站、集贸市场等场所开展“人+技+物”联防联管,结合司法社区矫正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在全市率先建成“雪亮工程”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信息库,同时,将智慧安防小区智能应用体系纳入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管理平台,将“铁脚板”、“喇叭嗓”的传统防控模式和以“鼠标巡逻”、“探头站岗”等雪亮工程应用的新模式精准对接,从物理上打破传统派出所“一所只管一片”的“信息孤岛”,由“分治”走向“共治”,全面提升了治安防范覆盖面和精准度。2024年以来,未发生一起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民转刑”案件,避免了“打不胜打”、“防不胜防”、“打防脱节”等问题。

警民共治模式——共享共用民智民力。

坚持基层“党建+”社会治理与“零发案村(社区)”创建工作融合推进的警民共治模式,主动召开“我与群众话治安”、“向人民报告”警民恳谈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梳理难点堵点,形成“社情反映”和“民意提案”。主动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及时解决多件“广场舞”、“流浪犬”、噪音扰民等群众关心的热点治安问题。主动向辖区居民发布防电信诈骗、防消防事故、防盗抢案件、防安全事故等安全防范知识,群众通过微信警务室咨询户籍等公安业务办理和法律知识,形成了“网上网下听提议、微来微去共探讨、群来群往乡情深、圈里圈外大满意”的警民共建共治共享平安格局。通过警务助理、治安网格员、平安志愿者、治安积极分子、治安信息员等五大联盟的主动参与,及时破获了“2024.3.18”系列自行车被盗案、“2024.4.07”系列电动车被盗案;依托“雪亮工程”深度应用进行精确分析、精准追踪,先后破获了“2024.5.12”跨省盗撬车内财物案、奔驰汽车被盗案、跨北部五县张贴涉黄卡片案等重大刑事案件,赢得了辖区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关口前移模式——风险隐患清剿到位。

依托“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将工作关口前移,主动深入社区、农村、出租房、网吧、旅馆、沿街店面、厂矿企业开展风险隐患大走访、大排查,深化“八进村八到户—守护平安旬邑”主题实践和“社区八进”安全隐患清剿,建立风险隐患清单,民警照单逐个销号,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各类风险隐患发现在基层、化解在当地。2024年以来,销号化解各类风险隐患56处。辖区凤鸣小区王某与李某某经法院判决离婚,两家人因当地民俗“傍身钱”返还问题纠缠不清,存在风险隐患。城关派出所提高预警,主动介入,积极组织双方调解,经过两次艰苦又耐心的工作,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由王某一方返还给李某某一方“傍身钱”6000元,双方握手言和,一起可能诱发的刑事案件被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心心相印模式——服务宣传贴近群众

“贴心服务,走心宣传”的心心相印模式是主动警务持续深化的又一张名片,城关派出所坚持“在宣传中强调服务,在服务中无形宣传”的理念,完善派出所、警务室、警务工作站三级便民服务站,主动将涉及户籍、消防、车管等服务事项延伸到最基层的警务工作末端,努力实现群众办理公安事项“最多跑一次”,尽力实现更多的公安事项“一次都不跑”,主动发挥“双优”女警服务队作用,积极开展信息采集上门,送证上门,宣传上门等活动。

责任编辑:赵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