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4-07-23 11:03:43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文/孙芬玲
认识亚玲已有四五年之久,因为我俩姓名一字之差,小我两岁的她,便叫我孙姐。而在文学上,我是敬她为老师的。已经出过好几本书的孙亚玲老师,今年春天出版的散文集《枕着秦岭入眠》斩获中国第十届“冰心散文奖”。看着她在文学道路上越走越好,由衷的为她高兴。
喜得《枕着秦岭入眠》真是如获至宝。端详该书封面:阳光下的巍巍秦岭,云海升腾,蔚为壮观。让人不禁想到这是个“心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的女子。在扉页上,她留给我写下“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赠言,这也正是我的理想,成为像她一样有才情、有气质的女子。
用了近2个月的时间,我细细读完了这本书,书页也被我折折叠叠,写写画画。精彩的篇章,优美的句子都被我做了标注,好文好句数不胜数,能获“冰心散文奖”乃实至名归。
我认为好的文章一定来自作者的阅历:她的故土,她的亲人,她所经历的人生变化,所有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才能造就出一本生动有趣、精彩纷呈的文集。作者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从生她养她的故乡《峒峪村》写起,写位于秦岭北路的东峪口,那里有山有河,有她挚爱的亲人,还有淳朴的乡民。也便有了这本关于家乡的文集。她写秦腔、秦人。秦腔是这个地方每一个人都会唱的,那是他们缓解生活压力的一种方式。在田地里累得筋疲力尽的时候,站在犁沟里吼一段秦腔,立刻心胸舒展,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股脑的退去了。
她细腻刻画“秦人”之相:“每到饭时,一条巷子的男人都蹲在巷口的树荫下,手里端一大瓷碗,抱着碗沿儿呼噜噜的吸溜着。吃完饭,把空碗往地上一墩,从裤腰带上抽出了旱烟锅,解开用麻绳绑着的烟袋,使劲儿的在里面挖几下,末了左手拿烟杆,右手大拇指按瓷实旱烟沫子,再卸下搭在肩上的苞谷胡子辫,用火镰点着后,猛地吸上几口,再把烟锅在脚后跟儿砰砰砰的磕几下,舒舒服服的咳嗽一阵子,才背着手回家去了。他们又是真诚厚道,待人热情,有谁问路打听事,必然要邀请人家吃饭喝水,说不清楚就领着人家到地方去。”非常形象地描写出这一地域代表性的生动画面,惟妙惟肖,让读者感受到那份质朴与真诚。
她写家乡的河,在群山的围绕下,这里宛如世外桃源。茂密的森林,多种名贵的中药村,让我们想起一句话说“秦岭无闲草,处处都是宝”。这里的水清澈,甘甜,过往的路人渴了就可以直接饮用。正是这样的好山好水养育了灵秀的亚玲,如清泉一样甘甜,像山风一样清新。
这里有她的亲人,有她的小伙伴,她在这里度过了她快乐的童年。都说快乐的童年治愈人的一生,亚玲时常会回想起她快乐的童年。她不小心崴了脚,是大她四岁的堂姐一直陪伴到天黑等着家人找到她们,大哥把她背回家,小小的心里便又了感恩之情。于是,待自己有了能力,她便回馈这份乡情,组织文人大家来宣传家乡,一年四季里家乡的美景在文人笔下熠熠生辉,有了更多的人走进家乡,助推家乡经济发展。
她把自己融入在家乡的山山水水里。《枕着秦岭入眠》一文,她宛如山中的精灵,看山,看水,看花,一切在她的眼中都是好奇的美好的,有生命力的。她撩拨山风,清凉如水;她以水为镜,对镜贴花黄,满山的参天古树,在她眼里变成了慈母,变成怒目金刚;爷孙的对话都捕捉成了人生哲理:“人生的路不在于起点,在于你是否坚持,保持自己的意志力,就能征服所有的困难,再远的路,走着走着就近了,再高的山爬着爬着就到顶了,坚持不是为了感动谁,也不是证明给谁看,而是你得知道,向前奔跑,总比原地踏步要好。”
作者不仅是见天地见众生更是在见自己,只有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进步,才能到达你的目标。这是一个心中有山河的女子。
亚玲不仅写家乡的山水,还写家乡的亲人,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写下一篇篇动情的文章。在这些篇什里,笔墨最多的是她的父亲。亚玲是幸福的,一众兄弟中只有她一个女孩。但也免不了受影响有点男孩的性格。小时候调皮捣蛋,还惹事打架,遭来母亲笤帚疙瘩的抽打。母亲待人的真诚,家里来客了,母亲总是用最好的饭菜招待,以至于她陈忠实叔叔每到家来,便要吃她妈妈烙的葱油饼。母亲教会了她要与人为善,为人真诚。她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作为人大代表,在疫情期间捐款捐物,我们看到她心中的大爱无疆。
父母虽然是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可父亲却有一个“文学梦”。他不但用勤劳的双手在土地上耕作,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还用手中的笔写下一部部长篇文学巨著,改善了家里环境,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他不忘扶持新人,和一帮文朋诗友组织起家乡蓝田县作家协会,成为协会主席,力推新人,创办了纯文学杂志《蓝田文学》。后因年事高身体不好,便把接力棒交给亚玲,父女俩自费创办了现在《作家摇篮》杂志。这就是父亲言传身教对亚玲的影响。亚玲写到父亲就是她写作的动力,永远以父亲为榜样。
然而,年事已高的父亲病倒了,在照顾父亲的日子里,亚玲记录下其父生病每况愈下的悲痛和无助,让人看得心痛不已。
后来,父亲的离世带给亚玲一家人极大的悲痛。没有了父亲文学路上的提携,她唯有独自拼搏,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孙亚玲老师用厚重的《枕着秦岭入眠》一书做到了。
字字珠玑的文字,写下对父亲的思念,让人无不动容,产生共鸣。我们慢慢长大,父母终究会离开我们,我们多想用自己的永远不长大,换父母的永远不要离开。但此事古难全啊。
在父亲离世后,亚玲尽着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家人以温暖,陪伴孤独寂寞的母亲。记得2023年春天,亚玲带着母亲来汉中看油菜花的情景。母女在油菜花海里终于一扫心中的阴霾,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我心里都为她们高兴。
亚玲不仅写了的家乡的山水人情,她还写了很多游历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文字,让我们看到她眼里的广阔世界,家国情怀。
读完《枕着秦岭入眠》一书,我感慨万千:一个外表文静柔弱的女子,内心为何有如此万般情怀?!从字里行间里,那些文字带给我们以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的真诚善良,对理想的孜孜不倦地追求,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这种精神财富和力量,不正是我需要学习和拥有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