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阳光报》对文学新人的扶持 让我倍感温暖

2024-07-12 10:13:07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翟红芳

我对《阳光报》既熟悉又陌生。二十年前,《阳光报》因报道学校的活动,记者积极主动联系我,报道内容写得新鲜活泼,我们学校便订阅了《阳光报》。因各项事务缠身,我除了看看教育新闻,很少有时间和兴趣浏览其他内容,对《阳光报》只看到冰山一角,并不识庐山真面目。

二十年间,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大浪冲击,传统纸媒日渐式微,很多耳熟能详的报刊都淡出了读者的视野,生存艰难。但是《阳光报》却经受住了报业“大战”的洗礼,四面开花,灵活拓展,形成了报、网、微、视等全媒体介质体系融合传播的新业态。二十年后在网络上看到《阳光报》的微报纸,不禁被其灵活的采稿、精心的编排、图文并茂的报道所吸引,心里也不由赞叹《阳光报》的生命力。指尖滑动,翻动页面“哗哗”有声,握一屏而知天下事,从微报纸中了解陕西新闻、民生民情、健康医疗、教育动态、公益活动……方便快捷,尤其是“阳光文苑”还给了我温暖和力量。

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几十年来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身边感动的人和事、读书观影的感悟、游历山水的见闻、对人生的思考、对教育现状的思索都一一倾注笔端,写下了不少文字,在各大文学平台也发表了很多,自认为写得很有真情实感,文字功底也不错。区作协主席鼓励我给纸媒投稿,我投了几次市报,均石沉大海,我一度丧失了信心,质疑自己的写作水平。后来看到文友给《阳光报》投稿,我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投了一篇《年的味道》,结果很快在《阳光文苑》刊登了,我心里溢满了温暖和喜悦,后来又投了《兴庆四月天》,第二天就见报了,我一下子重拾了信心。《阳光报》对文学新人的扶持,让我倍感温暖,对自己的写作也充满了信心。

《阳光报》是一个有温度的平台,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和傲慢,对作者宽厚,对读者热爱,以谦和的姿态展示着大千世界。阳光所到之处,充溢着芬芳和明亮,给人以温暖和力量。在《阳光报》更名二十周年之际,我衷心祝愿“阳光融媒体”发展日新月异,衷心希望《阳光报》越办越好,让更多作者青睐,让更多读者关注!

(翟红芳,笔名:碧云天,西安高新区第三十三小学教师,碑林区作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