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4-07-11 09:23:51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初二(12)班 冯楗涵
见证我的成长,非《阳光报》莫属。她,用真情打动我,用知识滋养我,用阳光引领我,她是我成长路上一位同行的伙伴。
我还没踏入小学就有幸结识了《阳光报》。从小酷爱升国旗的我当时接受了《阳光报》记者的采访。记者梁萌身上的那种敬业、专注和一丝不苟,让我看到了“阳光人”对于职业的热爱与执着。采访两天后,《6岁半小男孩理“八一”发型 每天家中升国旗》(2016.8.2《阳光报》)见报后,让我在同学们面前很有面子。我时不时拿出报纸在小朋友面前显摆一下。
也是从那时候起,我就有了读报的爱好,买报不方便时,就用爸爸的手机打开《阳光报》数字报浏览。久而久之,我积累了大量的碎片知识。小学时,我能够在同学面前滔滔不绝,能够在写作时洋洋洒洒,都得益于坚持读报的习惯。
2021年暑假,《阳光报》组织了“您来十四运,我做小导游——新西安新名片”导游词征集活动。我激动万分,用自己的文笔向海内外的游客介绍这个自己从小生活的城市,那将是一件无比光荣的事情。为此,我牺牲暑假的休息时间,离开空调房,到各个景点采集信息,搜集资料,体验感受,回家后仔细筛选,整理思路,并马不停蹄地赶出了《西安人的火车站,你要当成风景看》一稿。投稿后,我第一时间收到了编辑老师给我的修改意见,经过一个星期的修改、打磨,最终成功定稿。
我的这篇作品被评为一等奖,连同《BBC旅游栏目作者怒赞的Biangbiang面》(荣获三等奖)被收入《新西安新名片—— 跟着少年游西安》一书里。看着获奖证书,抚摸着散发着墨香的新书,我感慨万千。时隔5年,我在《阳光报》上学到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也让我再一次看到了“阳光人”那份不变的挚爱与热忱。
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中,我愈发觉得《阳光报》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至宝”。她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展开报纸如览天下,大事扣人心弦,小事意味深长。《阳光报》上的文章,能让人感受到它是完全出自生活、出自现实。我终于明白了《阳光报》名字的意义,就是要带给所有人阳光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读报能启人心志,开阔视野,阅读《阳光报》,使我的写作水平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我成了班级里的“作文大王”。自2021年起,我在《阳光报》及“少年家国信”平台上发表的作品已有70余篇。在2021年少年家国信首届春晚上,我创作、表演的单口相声《表舅脱贫》赢得了满堂彩,2022年少年家国信第二届春晚上,我表演的快板《就地过年》也得到了好评。2022年作品《你是我最美的月光》在中秋节、教师节“双节”系列活动中荣获“优秀作品奖”。
我觉得《阳光报》不仅是我的文学摇篮,还是我精神生活的港湾,对我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成长的见证者,也是我学习上的教导者。
最后,在《阳光报》更名20周年之际,我真诚祝愿《阳光报》越办越好,再创辉煌!
(作者简介:冯楗涵,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学生,被称“国旗小子”,曾登上过央视及全国知名卫视节目。他喜欢读书,坚持写作,300余篇作品发表于报纸、杂志及网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