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多措并举多维联动铜川市森林草原实现零火灾---铜川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侧记

2024-07-04 10:41:18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雷栋志)本轮防火期以来,铜川市认真落实中、省森防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聚焦加强领导、清除隐患、夯实基础、营造氛围、提升应急能力多维联动,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森林防火期实现了“零火灾”。

加强领导,织密织牢责任网。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进一步明确应急管理、林业、公安、气象等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落实目标任务。先后印发《铜川市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实施方案》《2024年铜川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要点》,将347万亩林地纳入网格化管理,健全“双林长”“五级网格”责任体系,推动了森林草原防灭火向事前预防转型。及时发布《总林长令》《铜川市人民政府令》,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带队深入一线基层调研督导,全市上下闻令而动,各级林长、网格长以上率下,深入重点林区、景区一线推动责任落实、措施见效,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打通了森林防火责任“最后一公里”。

创新机制,健全联防联动网。坚持联防共治、信息共享,不断创新机制。各级森防指及其办公室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进一步强化会商研判、工作调度和零报告机制;以10个林场为主阵地,打破行政区划,组建“铜川市十大林场联防联灭指挥部”,推动有序运行;市森防办、市林业局、市公安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队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九联”工作机制的通知》《2024年森林草原火灾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严查各类违规用火行为,加强源头治患,形成了联防、联动、联控、联灭和快速处置新机制;市林业局制定《全市森林草原防火规划(2024—2030年)》《铜川市森林草原违法违规用火举报奖励办法》,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推动常态长效。

精准治患,强化督导检查网。坚持力量下沉、关口前移,先后印发《通知》《提醒函》《警示函》20余份,综合运用56处视频监控、29个管护站、12个瞭望台以及“防火码”、无人机等监测手段,适时监测火情。点对点落实“三条高速、一条国道”沿线管控责任,严查严管重点时段、重点地段、重点人群。防火期以来,全市成立5个督导组、2个暗访组、15个县级督导组,设立防火检查站点644个,累计派出督导检查组139个,出动1194人次。深入开展“查隐患、破火案”专项行动,开展法律宣传3043次,劝导478余人次,训诫168人次。宜君县投入500万元推进秸秆还田,印台区、耀州区采取打捆回收、青储黄储方式,清理林缘秸秆;各区县、各景区对林区坟头、农林交错地带可燃物进行清理,从源头上消除隐患,完善了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

以练促战,推进队伍覆盖网。坚持一地一策、专案专用,修订《铜川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预案》,完善了各级森林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全流程、全要素、全实战举办铜川市森林草原火灾扑救综合应急演练,各级各部门累计开展森林火灾扑救演练40余场,为应对重大森林火灾提供了支撑。坚持“专群结合、平战结合”,印发《关于加强森林火灾应急扑救队伍建设的通知》,全市组建政府专职、林业、景区、镇办及村社区等森林扑火队伍484支9780人,实现了基层扑火队伍全覆盖;绘制了《森林草原防灭火队伍分布图》,上线“铜川市森林火灾扑救一点通”微信小程序,建立全市队伍梯次响应机制,实现了“报扑同步、一点有火、多点响应、快速增援”,提高了火情报告、快速扑救信息化水平。

夯实基础,构建应急保障网。高标准完成“照金林区地方森林消防队伍能力建设项目”,建成管理用房、室外训练场地、停机坪、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年内驻防;建成5座直升机临时起降点,向三个一级火险区县前置7类745套森林防火装备物资,5个区县相继补充储备了一批灭火机具,提升了铜川市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全市建立10人森林防灭火专家库,建立常态化应急值守制度,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和火情反馈制度,全面做好各项应急准备。

群防群治,筑牢防火宣传网。聚焦防火宣传月、春节、清明、五一等关键节点,深入开展《铜川市人民政府令》《总林长令》《典型案例》宣传和“五进”活动,大力营造移风易俗、群防群治的浓厚氛围。全市累计出动宣传车辆400余台、开展各类宣传400余场、张贴海报20000余份、发放宣传资料16万余份、制作专题片6期,线上线下宣传24000余条,达到村组社区全覆盖。形成了电视有画面、报纸有文字、喇叭有声音、网络有信息的森林防火宣传新格局,全民防火意识和法治观念持续提高。

编辑:杨娜

责任编辑:段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