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4-06-25 09:51:36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李焕龙
我于2015年9月底履新安康市图书馆,到任两个月,就赶上了报刊发行季。阅览部送来的报刊订阅表,我上午刚签发完,下午就在市委宣传部看到了一份文图并茂、版式新颖的《阳光报》。我翻阅一遍,发现该报给各地市开有新闻专版,便感到这家面向全省的报纸很有特点:不是只办给省直单位、省会城市的,而是“阳光普照”全省,其公平的视野、服务的情怀当下打动我心,我立即打电话回单位,让增订了《阳光报》。
《阳光报》一入驻安康市图书馆,就有了两大用途:一是放在报刊阅览室的醒目位置,供广大读者翻阅;二是在每周一闭馆时,供我和残疾人作家王庭德学习。
刚被特聘来的王庭德,负责电子阅览室的业务和新闻宣传。为了做好阅读推广和公共文化服务,他积极采写稿件,但对“每年在省级媒体发稿10篇以上”的任务感到压力很大。我取来近两个月的《阳光报》,细心研读半天,有了心得就与他分享:“你看这个报,并非都发重大报道,民生新闻、城乡见闻、文明新风之类的小事小稿很多,很适合我们这类小城市、小单位发稿。”明白了这个道理,王庭德注重研究《阳光报》的报道视角、写稿特点,慢慢改变了就事论事的写法,采写了反映安康人周末读书会带动市民读书热、“安图讲堂”宣讲诚信文化等一系列以小见大的新闻稿件,纷纷上了《阳光报》,有的还陆续登上省级其他报刊。2016年,安康市图书馆在省级媒体发稿39篇,成为建馆32年来的一大奇迹。王庭德因为新闻宣传成绩突出,拿了年终考评一等奖,在分享成功经验时,他动情地说:“多亏了《阳光报》这个好导师!”
履职工作时,《阳光报》是我们的宣传业务导师;退休三年来,《阳光报》的微报纸成了我的必读选择与生活导师。今春,女儿交给我一个任务,让我帮助外孙女学写作文,我研读了几份微报纸,最终选择《阳光报》为导师,每个周末,外孙女都要回来住一天,我就利用这个机会,打印出《阳光报》的一两篇范文,与她共同学习。
3月13日的《阳光报》的“少年家国信”专版刊登了商洛市丹凤县庾岭中学八年级(1)班学生魏茜楠同学写的《我的奶奶》,我俩同读了一遍,她又默读了一遍,我问她写得怎么样,她说很好,我又问好在哪儿,她指着文章说:“故事感人,光是奶奶热情待客、赶路送钱这两个情节,就说明奶奶是个好奶奶!”受此启发,她写了《我的爷爷》,因为把我帮她倒水、教她读书等细节写得活灵活现,被老师推荐为全年级的范文。
6月12日《阳光报》的“文苑”专版刊发了马雅萱同学的《校园运动会》,小孙女认真读了两遍,认为其特点是:观察入微,描写到位,感想真诚。第三天,她作为年级足球赛的宣传员,就运用马雅萱同学的三个方法来指导自己,她通过认真观察、形象描写和深刻反思,写下了《校园足球赛观后感》。由于细节感人、思考用心,当天上了校园广播,第二周被学校推荐登上了《安康日报》,受到老师的好评、同学的称赞。
从工作到生活,《阳光报》这个好导师对我帮助很大,我俩越来越亲。
(作者:李焕龙,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兼安康分会会长,安康市图书馆原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