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4-06-21 09:22:22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闲者
值此《阳光报》更名20周年之际,谨向贵报的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
阳光,太阳的光辉,光明的代名词。当然,这里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现象,更有一种引申的意思在内,那就是,活泼开朗,朝气蓬勃。
阳光,是大自然的母亲,是植物、动物的活力之源,可以融化冰雪,可以照彻大地。阳光,是一种能量,可以用来发电,可以用来取暖。阳光,更是一种象征,一种与消极、无聊、空虚、扭曲相对立的存在。
梭罗说过:“只有心里有阳光的人,才能感受到现实的阳光,给别人的生命带来阳光的人,自己也会享有阳光。”
阳光,不只来自太阳,也来自我们的内心。保持一个阳光心态,才会像阳光一样有魅力。心存阳光的人,都会给人一种充满活力的感觉。
心态阳光的人,性格会平和,人生也会润朗。心态阳光的人,能看到世界美好的一面。生命里不能缺少阳光,人只有让阳光照见生命,人生才会更加灿烂。
岁月告诉我们,心有阳光,人生才会平安健康。心有阳光,才能活出生命的意义,才会活出人生的精彩。
在古都西安,有一份名曰“阳光”的报纸,既是传媒领域的一抹春色,亦是照彻世情、照耀民心的一缕阳光。“阳光”二字,既是报纸的名称,也是传媒的誓言和承诺,更是阳光融媒体孜孜追求的价值目标和生命理想。
《阳光报》的前身是创刊于1987年的中国国防军工及教学科研领域的权威媒体《军工报》,后改名为《经济新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2004年正式更名为《阳光报》,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主管主办。
自2004年更名以来,《阳光报》已走过了20年的风雨历程。20年来,《阳光报》从稚嫩垂髫的蒙童到意气风发的青年,经受住了报业“大战”的洗礼,也承受住了互联网、新媒体的大浪冲击。如今,已形成了报、网、微、视等全媒体介质体系融合传播的新业态。
20年来,《阳光报》按照既定战略思路,不随波逐流,不盲目跟风,在“媒体大战”之后得以存活并迅速发展。历经数次改版、管理架构调整、经营战略转型,由弱到强,由小到大,从一张“小报”到如今的“阳光融媒体”矩阵。
20年来,《阳光报》始终坚持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陕西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热情讴歌陕西各行各业的生动实践和时代风采。
20年来,《阳光报》初心不改,积极践行媒体社会责任,致力公益活动,积小善而成大爱,汇细流而成江河,把阳光洒满了三秦大地。为促进陕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的舆论和精神支持。
20年来,《阳光报》开展的爱心活动从来没有中止过,不仅有“送你一缕阳光”的大型公益救助活动,而且还有“阳光进社区、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对弱势群体的爱心救助永远都是进行时,从来没有休止符。
20年来,《阳光报》不辱使命,名副其实,以其大众的视觉、平民的姿态、谦和的表情,以及海纳百川的气度,给读者输送精神食粮,让读者感受宾至如归的温馨。
20年来,《阳光报》面向群众,服务百姓,没有院墙,没有藩篱,没有门第,没有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漠和傲慢,它对事以求实,对理以求真,对作者以求宽厚,对读者以求敬爱。
20年来,《阳光报》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团队的精诚合作,采编人员有辛苦,有欢乐,更有收获。报纸弘扬主旋律,充满正能量。广大读者都喜欢《阳光报》,也离不开《阳光报》。
《阳光报》是我的良师益友。我是《阳光报》的忠实读者,亦是《阳光报》的特邀作者。作为《阳光报》的老朋友,能被“阳光”抚慰,能与“阳光”相伴,我深感荣幸,也深感温暖。我愿与《阳光报》继续携手并肩,共同播洒阳光。
笔墨写盛事,华章著春秋。历经风雨二十年,播洒阳光仍灿烂。在《阳光报》更名20周年之际,衷心希望《阳光报》不忘初心,踔厉奋发,勇往直前,再创辉煌!最后,衷心祝愿《阳光报》越办越好,再创佳绩,更上一层楼!
(2024.6.20)
(宋毓文,笔名:闲者,西安市委原副秘书长、政研室原主任,西安市政府原参事。现为陕西元博书法美学研究院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