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额滴个“肾”!17岁查出肾衰竭,妈妈吓懵,尿毒症年轻化、需要重视!

2024-06-16 17:34:55 来源: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什么……尿毒症?!”听到诊断结果,小冯的父母有点愣神,怎么会呢?17岁学生头晕头,竟查出肾衰竭,17岁的小冯同学还是高二学生,这次是因为头晕就诊,入院时血压达到了213/146mmHg,血肌酐也高达856μmoI/L(同龄孩子肌酐值小于70μmoI/L)!

经肾病内科主任杲和艳评估后属于尿毒症期,也就是常说的肾衰竭,必须进行血液透析。小冯父母怎么也想不到,除了前几天感觉有点头晕外,并无其它不适,更没有皮肤“一按一个坑”这样的症状,哪里会想到竟然是肾功能衰竭呢?

经过十几天的积极治疗,目前小冯的血压虽已降至正常,但肾功能已无法逆转,必须持续进行肾透析,后续等待做肾移植。

肾脏病是“老人病”吗?不一定!年轻人频频中招。今年23岁的小杨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半月前,他感到头痛头晕,当时以为是压力过大所致,并未太在意。

直到最近一次剧烈头痛,他才不得不去医院就诊。一测血压,居然高达220/138mmHg,血肌酐高达1335μmoI/L,属于病情严重的恶性高血压,且肾功能受损严重已经进入了尿毒症期!起初小杨自己和父母不接受尿毒症的现实,最终无奈选择了血液透析治疗。

小闫也有类似经历,同样因为气短住院治疗,测出血压升高肌酐升高。住院期间也被诊断出尿毒症,接受透析治疗,现肾移植1年以后,移植肾失功,又重回血液透析治疗。

频频遇到这样的病例,让医护人员深感惋惜,原本正处花样年华,为何会遭受如此重创?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病内科主任杲和艳指出,肾脏常被称为“沉默的器官”,它具有十分强大的代偿功能,有些早期没有任何不适症状,等症状出现了、肾功异常就可能是晚期。

肾性高血压常常被忽视。这些年轻人的遭遇,再次凸显了肾脏疾病这个“隐形杀手”的可怕。杲和艳主任指出,肾脏常被称为“沉默的器官”,它具有十分强大的代偿功能,早期可以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只有当肾脏功能明显降低时,患者才会出现乏力、恶心呕吐、高血压急骤升高、夜尿增多等症状。

当血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头晕头痛,很多人认为这是普通的症状,却不知道这可能是慢性肾脏病的先兆,年轻人常因防患意识淡薄,加之疾病隐匿而延误就医,因此这种肾性高血压常常容易被忽视。

尤其是年轻人,高血压往往警示着肾脏的潜在问题,就像这位23岁的小杨同学,如果仅以为是单纯的高血压而忽视肾脏疾病的严重性,后果将不堪设想。

杲和艳主任团队在充分评估病情后,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制定了全面系统的治疗方案,并成功为其进行了血管通路手术。目前,经过医护人员悉心指导,小杨已逐步掌握了科普知识及管路日常维护要点,身体状况日渐好转,也重拾生活的信心。

为什么尿毒症越来越年轻化?年轻人的这6大行为,其实就是在给肾脏“埋雷”:

1长期熬夜。长期熬夜会使肾脏的排毒和代谢功能受到干扰,导致体内的代谢废物与毒素含量增加,并致使人体免疫力紊乱,加重肾脏负担。

2经常憋尿。经常憋尿的人群,很容易导致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的发生,长此以往,肾脏反复感染,可能会发展为尿毒症。

3吃太咸,吃太好、爱喝饮料。肾脏是排泄钠(也就是盐)的主要器官,饮食太咸会增加肾脏负担,再加上盐在体内会锁住水分,导致水分也不易排出,加重肾脏负担。

另外,一些年轻人经常夜宵吃火锅、烧烤等,长期高蛋白摄入也会增加肾脏负担,使肾脏长期处于过劳状态。

4滥用药物。人体代谢药物的主要器官就是肾脏,滥用药物会对肾脏产生损害。

5不控制慢病。尿毒症的发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很多慢性疾病没有及时干预控制演变而来,如高血压、高尿酸、高血糖等,没有尽早干预都可能演变成尿毒症。

6不重视体检。有一些遗传性肾脏病(遗传性肾炎、多囊肾)也是年轻人患尿毒症的原因,需要定期体检,化验尿、监测血压、抽血化验。

想知道肾脏好不好,要做什么检查?医生表示,尿检就可以!尿常规检查,是肾脏病筛查的重要指标,也是早期发现肾病的有效方法。

而且,普通尿常规检查9元(尿液分析9元,尿液分析+尿沉渣镜检10元,尿液分析全套32元),半个小时即可取结果。

如果孩子有这些症状,最好带到医院做个尿检!

1浮肿。尤其是晨起眼睑的浮肿的患者,要及时去检查有无肾脏病。

2面色改变。有贫血貌(明显面色苍白)、面色泛黄的患者,要注意观察肾脏问题。

3尿异常。即排尿方面的异常,如患者夜尿增多,尿中多泡沫,也要注意有无肾脏病。

4腰酸、腰痛。部分肾脏病患者可以出现腰酸腰痛。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尽早就医诊治。

5血压忽高忽低。血压不正常、需要重视、定期监测血压、早期发现肾脏疾病。

谨记:对于肾病,早发现早治疗,非常关键!

责任编辑:赵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