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4-05-26 14:59:27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梁萌 通讯员 宁静)深夜偶遇陌生人兜售“古董”,昏黄的灯光下,神秘感拉满、氛围感拉满,就问你,迷糊不迷糊?信不信?如果你信了,掏钱了,就被骗了!
近日,公安灞桥分局水流派出所就受理了这样一个报警,报警人因轻信了陌生人的谎言,购买了假古董,被骗2000余元。
事件经过:
前不久,水流派出所来了一对神情慌张的小两口,只见女子哭红了双眼,向值班民警哭诉着:“警察同志,我和他的日子没法过了,财迷心窍居然被蒙骗!”值班民警一边安抚女子的情绪,一边询问他们事情的详细经过。
原来,刘先生(化名)偶然在路边看到有人抱着一个大包裹,像是在出售什么东西,出于好奇,他上前搭了几句话,这才发现对方包裹里竟是一些“青铜器”“玉器”,而且看起来都是上了年头的“古董”。这个陌生人言语间吞吞吐吐、支支吾吾,只说是从工地里捡的,表现的特别神秘。刘先生一时心动,以为碰上了“真东西”,捡了“大漏”,立刻向对方提供的微信收款码转账2000元,购买了11件“古董”。
接警后,民警立即开展工作,经过持续大范围摸排走访、调查追踪,最终成功为刘先生追回了被骗的全部钱款。此案所谓的“古董”其实都是批发市场售卖的工艺品,根本不值钱。
5月24日,刘先生妻子将一面印有“长得又帅破案又快,事无大小一心为民”的锦旗送到灞桥分局水流派出所民警侯冠宇的手中,笑着说:“我和我老公的结婚证因为这件事情已经被我撕了一个角了,幸亏我们遇到了一位负责任的好警官!”
民警为您解答:出售“古董”的骗局并不罕见,套路基本一样
NO.1 扮演“农民工”
谎称在工地上干活挖到此宝,愿意低价出售;
NO.2 请托帮忙
由另外一两个人扮演路人,假装对此物很感兴趣,愿意出价买走,以此引诱不知情者上当;
NO.3 哄抬价格
如若有不知情者上当,有意愿购买,则“托儿”就会假意争抢此物,以哄抬价格,最终骗你购买。
警方提示:近年来,骗子的诈骗手法层出不穷,“假古董骗局”便是其中一种,如若遇到有人兜售古董文物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切莫贪图小便宜,以免上当受骗。此外,私自贩卖古董文物是违法行为,如果发现请立刻向有关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