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4-05-22 09:57:14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马小亮)自深化“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市自然资源局南郑分局坚持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点线面”同步发力,“急难小”一体推进,持续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全力解决不动产登记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做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谋幸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找准“着力点”,办好群众“急事”。设立专项通道,按照“不为难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的原则,定期研究梳理企业和群众反馈的办事难点、堵点及发现的共性问题,建立专项问题台账,制定措施,集中处理,打造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难题的“直通车”。履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的服务要求,搭建电话咨询平台、微信公众号等载体,构建业务咨询、业务回访、业务追踪等一系列完整的群众对话体系,畅通交流渠道,高效回应群众关切。明确“纵向联动、横向协作”的帮办代办服务,根据办事企业和群众需求,借助“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将信息一次性采集完成,实现数据同步采集、业务并联办理、结果实时共享。业务办结后,申请人可选择领取电子证照或EMS邮寄送达纸质产权证书,真正实现业务全流程不见面办理。
理清“连接线”,解决群众“难事”。在政府网站发布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线索征集公告,并下沉60多名干部,对主城区4个镇办、127个居住小区进行摸排,确保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大起底。对摸排的遗留问题建立台账,逐个进行调查、研判,制定详细的化解方案,与规划、建设、交易、缴税各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定期督促,确保进展,形成从群众提出诉求到最终解决问题的工作闭环。处遗工作开展以来,已化解26个小区的遗留问题,10298户群众不动产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同时组织土地供应、规划、建设、交易、税务等部门协同会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注重防范、加强自查,形成共识、产生合力,从项目规划审批、供地、预售等源头上抓起、规范全过程,尽量减少特殊情况和意外情况,让办证难题少发生、不发生。
拓宽“服务面”,做好群众“小事”。积极推动不动产登记业务从“多窗办理”向“一窗办理”升级,实现不动产登记“马上办、网上办、零跑腿、不见面”,不动产办证时间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压缩至现在一般登记3个工作日、抵押1个工作日、查封查询立登可取。推进“二手房转移登记及水电气(暖)联动过户、涉企不动产登记、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三个“一件事一次办”深化改革,已累计完成11宗地498.19亩“交地即交证”工作,为3个开发楼盘项目306户业主提供了“交房即交证”服务。优化不动产登记大厅各宣传点位、设置无障碍设施、开设“绿色通道,优先办理”、配置意见箱、投诉热线和窗口评价器。推行“网上办、自助办、延时办、上门办”“早晚弹性办、周末预约办、24小时不打烊”等便民利企措施,将中心服务延伸至办事大厅以外,每天坚持为群众办完最后一笔业务才下班,累计延展工作时长1014小时,完成业务量6580件,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提高了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