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4-05-11 18:20:41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唤起人们对高血压防治的重视,普及高血压防治的科学方法,从而帮助更多人长期稳定地管好“血管压力”,每年的5月17日都被设为世界高血压日。高血压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国内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病之一,然而目前仍有近一半人不知晓这个疾病,其治疗率和控制率也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在第20个世界高血压日来临之际,5月11日,诺华携手腾讯新闻及帆书APP创始人、首席内容官樊登探索创新科普模式,首次以读书分享会(下文简称为“读享会”)的形式在西安开展高血压科普健康教育论坛,助力患者提升疾病认知及疾病长期规范管理意识。
来自全国各地逾百位心血管领域专家汇聚一堂,围绕“掌控人生压力值”这一主题,从解读健康科普书籍入手,共同探讨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推动优质健康科普内容的产出与传播,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疾病管理方法,并通过创新治疗方案提高生活质量,助力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控全面发展。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祖贻教授和天津康汇医院李玉明教授作为专家代表为读书会开场。
走出疾病误区,心血管健康需长期管理
心血管疾病是影响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已成为“健康中国2030”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由于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加上抽烟喝酒、熬夜、不健康饮食等习惯的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病年轻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我当了20多年心血管医生,收治的心梗患者不计其数。大家都觉得心梗是突发的,但不少患者在心梗发生前的3-7天,都会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的征兆。如果再追根溯源,这些患者的血压可能已经长期超过140/90毫米汞柱、血脂指标可能也异常很久了。所以我经常和大家说,有很多心梗,是可以防患于未然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高登峰教授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临床观察与感受。
高血压、高血脂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将防治关口前移,并且创新心血管疾病的同防同治路径,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实现“健康中国2030”至关重要。但现阶段,公众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的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仍不尽如人意。
高教授表示,不少人在高血压的防治中容易进入几个误区,比如没有症状就不需要管理、血压正常就可以停止服药等。“高血压对血管的损害持续存在,即使没有明显的症状,也不能忽视。另外,由于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ACEI、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和ARNI,都是常见的降压药物,需要根据医嘱坚持服用。擅自停药可能造成血压反弹,甚至比原来的还高,严重时危害靶器官,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更大。”
做公众的“掌上之友”,用科普之力守护健康
读享会上,高登峰教授提到从《医学的温度》这本书中,他明白医生不仅要懂“病”,更要懂“病人”,了解患者的情感需求,再加上真诚沟通,能化解很多问题。中国高血压患者多达2.45亿1,约等于每5个人中就有1个确诊的患者。如何提升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实现长期、平稳地控制,同时帮助正常人群远离疾病是医疗相关行业共同探索的方向。
高教授指出普及心血管健康知识,既能提升医生正面形象,培养医患双方互信关系,也是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水平最经济直接的方式之一。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快速崛起,高教授也活跃在各大短视频和社交媒体平台上,通过轻松、直白的形式,普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管理的一个个小知识点、纠正误区,帮助公众获得科学、准确的信息,让更多人重视并管理心血管疾病。
在他看来,医学科普需要秉持两大原则,一是“说人话”,二是“贴近生活”。“医生是健康科普的主力军,但在做科普时,医生要进行角色转变,不能当老师,而要当朋友,以掌上‘健康之友’的身份用共情、平等的方式与受众交流。”高教授说道,“被看见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未来,希望有更多的中青年医务人员加入这支队伍,建立医院专属科普品牌,让健康科普走得更远更深入人心,帮助更多人收获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