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4-03-24 21:31:19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郑玮)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矿区,在如何最大限度综合利用矿井水资源方面,已然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取得良好生态环境效益的同时,更是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神东矿区的矿井水综合利用实践,也为我国煤炭行业提供了有益借鉴和绿色发展的新思路。
矿井水处理后生产综合回用 实现零排放
3月21日下午,记者随“榆林水利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团一行深入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矿区,了解其新建矿井水提标治理工程,在矿井水综合利用方面的创新实践,以及如何通过打造生态矿区、绿色矿区,助力修复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位于神木市大柳塔镇的神东矿区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十分匮乏,但矿区开采过程中却可以产生大量矿井水。矿井水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地下位下降,污染地下水系统、危害人体健康等多重问题,更会对环境造成难以弥补的危害。因此,做好矿井水的处理与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神东矿区及周边地区来说至关重要。而如何最大限度综合利用矿井水资源,神东公司已然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以大柳塔煤矿为例,该矿每天产生矿井水约2万立方米,经过处理后生产综合回用1.2万立方米,剩余0.8万立方米输送至神东生态公园,灌溉林草,实现矿井水的零排放。
在大柳塔矿区,投资3.7亿元的大柳塔矿井水提标治理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中。据大柳塔煤矿大柳塔井总工程师周海丰介绍,该项目预计今年建成,具体内容包括建设一个日处理能力达到3.2万立方米的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水质将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标准,同时确保含盐量不超过1000毫克/升。这样的处理水平可以确保矿井水在经过处理后可以安全用于工业生产或其他用途。
生态示范基地将建成10万亩沙棘发展基地
初春的陕北风沙有些大,但挡不住采访团登上神东矿区哈拉沟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基地的热情。在示范基地内,由水利部于2020年3月颁发的“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绿色奖杯格外醒目。
据了解,该示范基地建设了一系列水土保持工程,包括梯田、梯地、排水沟和防风林等,主要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修复保护和改善矿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进行了大规模的植被恢复工作,包括种植各种树木、草地和灌木等,这些植被可以有效地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示范基地还采取了一系列水资源管理措施,包括建设蓄水池、引水渠道和喷灌系统等。这些设施可以有效地收集和利用雨水和矿井水,为植被的生长提供水源。
另外,该基地还将建成10万亩沙棘发展基地。沙棘是一种耐旱、耐寒、耐瘠薄的植物,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沙棘因其根系发达,可以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结构。同时,沙棘的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加工成果汁、果酱等产品,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
矿井水综合利用 每年可节约用水成本约1亿元
通过对矿井水的综合利用,神东矿区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首先,矿井水的回收利用有效减少了矿区对地下水的开采,保护了地下水资源。其次,矿井水的综合利用减少了矿井水的排放,逐步实现零排放。降低了矿区对周边地表水体的影响,改善了地表水质量。此外,矿井水的综合利用还减少了矿区对周边土地的占用,保护了土地资源。
在取得良好生态环境效益的同时,矿井水的综合利用也为神东矿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矿区通过回收利用矿井水,减少了对外部水源的依赖,降低了用水成本。另外,矿区还可以将处理后的矿井水出售给周边企业和居民,创造了新的收入来源。据统计,神东矿区通过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每年可节约用水成本约 1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