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24小时书店,让知识与美好同在!

2024-03-12 08:39:14 来源:群众新闻

一张书桌、一盏灯,时钟指向深夜12时,在大多数人进入梦乡的时刻,有一群人,却在享受着夜读带来的愉悦和平静。

“当城市进入午夜,书店就是灯火。”自2017年西安市第一家24小时书店营业起,许多实体书店抓住时机,将自身定位为24小时“不打烊”书店。这不仅延长了营业时间,而且能使书店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连日来,记者走进西安市多家24小时书店,记录下了那些在深夜里的读书故事。

“夜晚是最好的阅读时间段”

2月29日23时,雁塔区高新四路的归来书店内依然有近10位顾客。他们或是趴在桌子上休息,或是伏案学习。

“下午来书店看书,一不小心就待到现在了。”秦婧瑶轻轻地揉了揉双眼,掏出包里的手机看了看时间。

今年35岁的秦婧瑶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这家书店的一名老顾客。

“夜晚很安静,是最好的阅读时间段。”秦婧瑶告诉记者,她非常喜欢阅读,一直想找一个合适的夜读场所,但图书馆的营业时间段有限制、共享自习室的收费较高,对比之下,24小时书店里书籍品种丰富、环境优雅舒适,没有强制性消费,因此她晚上有空闲时都会到24小时书店夜读几个小时。

秦婧瑶很享受待在24小时书店的时光,她说,这里是她的心灵栖息地。“白天忙于工作,就盼着晚上到书店来。一坐到这里的沙发上,整个人的疲劳感就减去不少。”

在深读了5个多小时后,秦婧瑶站起身,透过桌前落地的玻璃窗,俯瞰城市的夜景:“这样才觉得很充实,明晚下班后我会继续来!”

时针走过1时30分,赶着回家的顾客已经离开,书店里还有两个正在阅读的身影。

薛榕和刘媛同为22岁。薛榕是一名培训机构老师,刘媛是一名在读大学生。她俩带了水杯、充电器、U型枕等“行头”,准备在24小时书店留宿。

“我俩是学习‘搭子’。”薛榕笑着说,两人近期都有重要考试,白天总是约不到时间一起学习,在社交媒体上偶然发现有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便一起来体验。

“能找到这么一家书店,我很欣喜。晚上店里有点冷,店员会送来热水和暖风机,让人倍感温暖。我希望西安能出现越来越多的24小时书店。”刘媛说。

遇见,形形色色的人

在许多人看来,24小时书店的深夜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新奇与未知。而在店员韩磊的眼里,深夜只代表着一个词——上班。

韩磊是归来书店的店员,4个月前,这个26岁的山西男孩到西安找工作。最终,他选择留在书店当一名店员。

韩磊告诉记者,在书店上夜班,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热爱阅读的市民、清早要去赶火车赶飞机的外地人、熬夜加班的打工人、临时歇脚的路人、促膝相谈的友人、专攻学业的备考族和学生……韩磊说,来书店度过漫漫长夜的顾客,有着各种各样的理由,他不会上前问原因,还有老顾客会把自己带来的台灯、毛毯、杯子等打包留在书店,方便下次使用。

夜晚,24小时书店里的顾客不多,但韩磊要忙碌的事情可不少。整理书架、洗杯子、擦桌子、扫地……店里顾客较多时,他能忙到凌晨四五点。此外,他还要注意接听顾客打给店里的电话。

在手里的活都干完了后,韩磊也会看一些书。

3月1日凌晨2时,韩磊翻开了一本《纳兰词全集》,他说在书店工作的这段时间已经看了40多本书,比他以前几年看的书都要多。

6时30分,晨光熹微,新的一天开始了,对韩磊来说,意味着一天工作的即将结束。9时,在与白班的同事交接完工作后,韩磊坐上回家的地铁,回家还需一个小时路程。

“我蛮喜欢这份工作的。”韩磊说。

4平方米的“小天地”

“开这家小小的书店并不是为了赚钱,你看它的位置就知道了。”2月27日,西安首家“24小时无人书店”店主刘莹对记者说。

在莲湖区火药局巷,穿过老建筑挤出的一条窄窄通道,这家“24小时无人书店”不起眼地开在拐角,像是被埋没在周围的店铺中。

书店很小,4平方米左右,原先是一间裁缝铺。2022年2月,32岁的西安女孩刘莹看到店铺挂出“招租”的信息,“书痴”的她把店面租了下来,亲自参与设计,将其改造成了一间窗明几净的书店。

“开一家‘24小时无人书店’说来也是巧合。”刘莹说,基于店铺占地面积小的客观条件,她引入了“无人贩售”的概念。读者扫描贴在橱窗的微信二维码并添加微信,就能获取书店开门密码,挑选自己想要看的书。此外,因为书店24小时营业,她经常在半夜接到读者“找书”的电话。

记者了解到,书店里的书籍定价都在5元到10元之间,营业额最多的一天,书店卖出去了17本书,收入80余元。对于“任性”的定价和近乎惨淡的经营收入,刘莹显得十分坦然:“读者能在这里找到合适自己的书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在这个4平方米左右的空间里,收纳了700多本不同学科、不同种类的书籍,每一本书都是刘莹精挑细选的。“我侧重选取阅读性好、可看性强的通俗大众读本,有时还会发现书店里的一些‘陌生面孔’,经过询问才知道是读者的‘捐赠书籍’。”提起书店,刘莹露出满足的模样。

每当夜幕降临,“24小时无人书店”橱窗里就会亮起温暖的灯,欢迎着读者。

刘莹还告诉记者,她正在想办法简化夜晚进入书店阅读的方式。“‘夜读一族’兴起,书店也要优化相应的服务,让知识与美好在夜晚同在。”刘莹说。(记者 齐珂雨)

责任编辑: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