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4-03-08 16:34:10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熊玺 文/图)她是警队中的一抹红,是绿叶中的一朵耀眼的鲜花,是公安长安分局中一名英姿飒爽的警花,她便是公安长安分局刑警大队一级警长郑燕鸿,一名有着十八年警龄的八零后女警。从警数载,她从一名优秀的户籍民警转行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刑事警察,警种的变更、专业的转变,都未能改变她入警的誓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是她善于钻研,扎实工作的写照,肩膀上每多一颗“花”都是对郑燕鸿工作的认可。她的故事,还要从2005年的夏天开始。
勤学苦练深钻研 学习模范当标兵
2005年,郑燕鸿走出警校的大门,考入了公安长安分局,被分配到派出所担任户籍民警。当她迈入户籍室大门的那一刻,她感到了无限的光荣,却也倍感责任重大。学校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的操作截然不同,既有关联却又毫不相干,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要做好窗口工作,必须熟练掌握各种业务。为了能够尽快的进入角色,郑燕鸿一心扑在了业务学习上,主动放弃业余时间用来学习各项规章制度,虚心向老同志请教,为了熟悉辖区实际,她跟着外勤民警一起走遍了辖区的角角落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很短的时间内,便了解的辖区实际和法规制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飞速的投入到了工作中去。
心系群众解难题 服务百姓立新功
自户籍新政实施以来,派出所警务大厅业务量剧增,聚增的业务量使警务大厅常年处于人满为患的状态。嘈杂的环境中民警只能扯着嗓子向群众讲解政策,排队加塞儿也引起群众间的摩擦,这不但影响了群众的办事体验,更降低了警务大厅的办事效率。面对新出现的问题,郑燕鸿看在眼中,记在心里。经过思考,一个大胆的想法便在她的心中形成了,何不再新开辟一个区域,专门完成业务材料的审核、咨询等工作,为群众提供一个休息等候的地方,也能够提高办理业务的效率。经过各级领导的审定、批准和建设,派出所等候区正式上线。等候区的启用让派出所警务大厅的办公环境比以往有了明显的改观,群众不必再排长龙等待,办理业务时可以轻松的同民警沟通交流。随着秩序的好转,大厅的办公效率显著提高,办事群众的满意度也大幅上升,纷纷点赞。
来办理业务的群众当中,老人和小孩的比例明显增多,每当他们出现在大厅中,郑燕鸿便随时关注着他们的业务办理。她利用女性特有的亲和力,为前来办理业务的妈妈们抱过小孩,搀扶过行动不变的老人,为孕妇、残疾人开辟了专门的绿色通道,总之,大厅中哪里出现问题,她就会在哪里出现解决,她是孩子口中的“警察妈妈”,老人眼中的“好闺女”。
新的岗位新挑战 转变岗位立新功
2021年,郑燕鸿由郭杜派出所户籍岗位调整到了分局刑警大队工作,新的岗位陌生的警种对她来说是新的挑战。她由原来的户籍业务转变成了新型打击犯罪岗位--反诈民警。刑警是公安局的重要岗位,而对于郑燕鸿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面对新的警种,她没有退缩,没有气馁,扑下身子开始了不断的学习,她努力的从书本、网络等多种渠道来学习各种业务知识,不断的填充着自己的知识盲区。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段时间紧急“充电”使郑燕鸿迅速从一名门外汉转变成了一个“问不倒”的业务能手。反诈工作,需要的是缜密的逻辑和细致的思维,郑燕鸿便和战友们一道认真的分析每一宗案件,通过研判向各个单位发出一道道指令,作为反诈中心的内勤,从指令的接收到研判,再到指令的反馈,需要的是“快捷、准确”。这就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精准的判断,郑燕鸿和战友们无论是任何时间,从接到指令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像沙漏一般的“战斗”,因为她知道,这些宝贵的时间都是挽回人民群众财产的命脉,绝不能让群众的财产因从因工作迟缓的“指缝”的流失。
同时,郑燕鸿还担任着反诈中心的内勤工作,纸质台账的收集、归类、存档,总结报告的撰写,都成为了她的工作。细心、细致的作风就显得尤为重要,不漏一条信息、不忘一张纸片,认真整理全部归档,使反诈工作形成一套完整的台账,为后期的宣传、防控工作提供了扎实的依据和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