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4-03-07 11:43:13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芮扬 通讯员 凤宣)一盏盏高举的排灯,犹如一条蜿蜒游走的火龙。3月5日,农历正月二十五晚,在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陈村镇槐北村,一年一度弘扬“孝道”文化的排灯会如期而至。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排灯会更为热闹,不仅十里八乡前来赶会的群众多了,还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网红大咖和外地游客。
声势浩大的排灯游演、韵味十足的秦声秦韵、让人垂涎欲滴的西府特色美食、“沉浸式”非遗体验......排灯会今年的热闹程度胜于往年,得益于凤翔区槐原龙年排灯文化艺术节的举办。市民游客参与其中,直呼“过瘾”、“有年味”。
今年,凤翔区在春节期间“花式整活”,区委、区政府推出13项大型系列文旅商体活动,各镇村也因地制宜打出“组合拳”,举办200多场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文化活动,让雍城大地上的这场文旅盛宴“热气腾腾”、年味浓浓。
精彩活动年味足 文化味更浓
“观看非遗展演、走近传统文化,这个假期过得很有意义。”正月十一,从北京回乡探亲的李小丽带孩子在城关镇六营泥塑体验园游玩后,高兴地说,这是一次很棒的体验。
当天的民间工艺绝活大赛和“打铁花”表演给她们留下深刻印象:短短几十分钟,一块泥巴在泥塑艺人手中幻化成了“生肖龙”艺术品,稚拙可爱;夜幕降临后,铁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流光溢彩的“打铁花”表演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凤翔被誉为民间工艺美术之乡,泥塑、木版年画、剪纸、刺绣、打铁花等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了连绵不息的文明传承,民俗技艺和古老非遗文化的巧思与精工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春节期间,凤翔区依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富矿”,深挖秦雍文化、苏轼文化、凤酒文化、民俗文化,通过举办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主打文化年、民俗年、非遗年,文化味浓、参与性广的精彩活动轮番上演,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假日文旅体验。
正月初五,凤翔东湖景区南门广场,一场别开生面的秦腔历史实景剧《苏轼情》精彩上演。演出分为引水修湖、喜雨亭记、伉俪情深三个部分,以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凤翔任职期间的故事为背景,将戏曲艺术与旅游景观相结合,实现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凤翔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凤翔的春节民俗活动中,最传统、最喜庆、最受欢迎的当属“耍社火”。2月19日,正月初十,万人瞩目的“龙腾盛世”社火游演在凤翔区主干街道精彩呈现。华丽的彩车、铿锵的锣鼓、欢快的节奏、艳丽的服装,“燃”起了一派红火热闹的新年气象。围观的群众与舞狮互动、向社火人物挥手,纷纷拿起手机记录这欢乐的瞬间。
在游演队伍中,凤翔游龙舞狮蜚声西北地区,也称“舞龙灯”,“耍龙灯”。龙灯舞由十四人操纵演绎, 由龙珠引导, 舞龙头及十二人龙身舞者表演,在随着鼓乐高低缓急, 龙体不断变化游动, 通体明亮起伏, 远近视之,活灵活现, 蔚为壮观。现场表演把年味“拉满”,观众不断地拍手叫好声,也将整个游演活动推向高潮。
据了解,当天参与“龙腾盛世”社火游演演职人员3600余名,线上线下观众超过1500万人。
张贴年画年味浓郁,是很多中国人过年特有的仪式。被收藏家们赞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的凤翔木版年画,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千百年来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吉祥安宁。
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在凤翔区田家庄镇南小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年画进万家·幸福中国年”——年画重回春节活动拉开序幕,这是凤翔区策划的“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之一。
在现场,非遗传承人展示年画制作技艺,为群众发放“门神”和“家宅六神”传统年画,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写春联、送春联,大家在“赏年画、写春联、看展演”中,祈盼龙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文化是旅游的内核。凤翔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力打造“西凤酒文化产业集聚区、西府民俗和非遗文化传承推广区、先秦文化苏轼文化集中展示区、区域文化创意发展先行区”,开展“旅游+”系列活动,全面提升凤翔综合竞争力、文化软实力、产业竞争力。
在凤翔,市民或游客通过赏民俗、看演出、游美景、观社火等,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既可以重拾儿时的年味,也可以解锁更多“新年味”。在充满年味的文旅活动中,大家除了能够感受到节日的喜庆,也能够感受到凤翔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景区旅游人气旺 吸引力更大
2月11日,大年初一,凤翔区六营泥塑村车水马龙,游人如织。从上午九点开始,大批游客纷至沓来,在这里感受“逛大集、看非遗、过大年”的热闹氛围,从村口望向村尾,游客的队伍看不到尽头。
“这里真热闹啊!早就听说凤翔泥塑历史悠久、工艺特别精美,今天我专门带父母过来感受一下非遗文化的魅力。”来自渭南的游客王先生说。
六营村党支部书记廖卫军告诉记者,仅大年初一上午,来村子观光体验泥塑的游客就超过一万人次。
旅游旺、产业强、群众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们六营村以泥塑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丰富旅游业态,不断拓宽泥塑产业与文化旅游互推互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廖卫军说,正月村里还有非遗绝活大赛、打铁花等丰富多彩的新春活动,希望大家都来六营村做客,看非遗、过大年!
“在这里办灯会,我们不仅能赏灯猜谜,还可以欣赏非遗展演,拜谒苏文忠公祠,既感受到了春节的气氛和当地的民俗文化,还学到历史知识。”2月23日,来自西安的游客李武宁和家人在凤翔东湖景区游玩后深有感触。
春节假期,凤翔东湖景区人气爆棚,热闹非凡,“游东湖园林 品非遗雅韵”、赏花灯猜灯谜等活动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前来打卡游玩。
东湖景区工作人员植杨介绍,从大年初一至初八,前来东湖景区参观游玩的游客累计超过了10万人次。
“湖似郎官好,名因学士传。”如今,因一个人、一部剧而恋上一座城成为一种旅游文化现象。凤翔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初仕之地,他在任期内倡导修建的东湖,明眸善睐,福泽后世,东湖也因与苏轼结缘更加富有灵气和名气,天南海北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拜谒游玩。
和东湖景区一路之隔的凤翔区博物馆、周家大院在甲辰龙年也迎来了游客高峰,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假期八天,平均每天接待游客3500人左右。
为了增加游客体验感,凤翔区博物馆优化产品供给,推出,“博物馆里的龙文物”祥龙艺术图板展、“有奖寻龙记”、“投壶”游戏;在周家大院,推出凤翔木版年画制作体验和3D古装拍照打卡活动,以凤翔出土文物为灵感设计的红包、笔记本等文创产品深受游客青睐。
大年初一,雍州古镇景区迎来游客高峰,一大早就开启“人山人海”模式。游客在参加完新春祈福、秦装射艺等“秦风秦韵过大年”系列文化活动后表示:“典型的‘人从众’模式啊,感觉不下10万人吆!”
当天,凤翔区南指挥镇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门前停车位爆满,大量游客入园参观,沉浸式体验“秦陵寻龙”、“祈福印年画”、射箭投壶等社教活动,感受秦文化魅力。
今年春节,返乡、探亲、出游多重因素交织,带全家体验各地年俗文化成为亲子出行、合家旅游一大亮点。非遗活动通过春节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年俗活动热度居高不下,凤翔文旅消费潜力再度释放,在线旅游网络零售额实现 116 万元。其中东湖、灵山、秦公一号大墓景区热度排名前三。
商体融合多业态 消费度更热
春节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买年货、观民俗、游景区、逛集市......从线下到线上,从城市到乡村,吃喝游娱购,假日火热的消费场面烘托出浓烈的新春气息。
凤翔区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旅商体活动,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在保障安全生产底线上,有效激发消费潜能,消费市场“热辣滚烫”。
线下,县城和各镇商业街区和各大商超人场涌动。1月30日,“乐购雍城”新春年货节系列活动启动,全区12个镇和36家企业纷纷开展年货节、年集活动,为市民提供“一站式”年货选购服务。
“回老家赶集就是专门来感受年味儿,现在买年货渠道那么多,但我觉得赶大集才有过年的仪式感!”在市区上班的张晓峰腊月底回到陈村老家,他说在年集上逛着,选几件年货,尝几样小吃,碰上熟人,亲切问好,能感受到来自乡间的喜庆祥和。
2月8日,72岁的凤翔籍退休英语教授乔骏骐拎着两大包年货,还不忘拍摄短视频,在网络平台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向世界讲述家乡浓浓的年味并送上新春祝福。
凤翔区陈村镇的年集由来已久,年集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各个摊位前停留、选购。飘香的特色小吃,五颜六色的糖果,红红火火的春联,各式花袄、棉帽,新鲜的蔬果……年货应有尽有,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放假了,娃也来给我搭把手,咱这水煎包卖了十来年了,个大馅足味道好,生意红火着呢。”卖水煎包的摊主高兴地说,一整天下来能卖上千元。
新春佳节,凤翔餐饮市场迎来“开门红”,“年夜饭”火热回归,餐饮包间一“间”难求催生餐饮企业分时段供应,据了解,春节期间在线餐饮网络零售额实现625万元。
一道菜就是一个区域文化,老凤府、长虹面皮、四娃羊肉等餐饮行业联合开展春节大促销活动,凤翔海子全羊宴、西府迎宾宴、“凤凰于飞”豆花宴等展示地方特色美食的“凤翔一桌饭”广受追捧。
大年初一,在六营泥塑村,记者看到村民韩强沉浸在泥塑制作中,妻子张巧凤和女儿在家门口的摊位前正忙着向游客们介绍泥塑作品。“今年生肖龙卖的特别火,上午10点不到,我们已经卖出去200多件。”张巧凤说。
有着百年传承历史的凤翔泥塑,造型夸张,色彩鲜艳,深受人民喜爱。六营村有70%的农户从事泥塑生产,一个正月泥塑产业也让当地村民个个赚得“盆满钵满”。
线上,网上消费的年味浓厚,不断释放新活力。“今年,我们企业网上各平台销售占总体营业额的70%。”凤翔区电商达人“豆花西施”王婷说,春节前后是凤翔特产豆花泡馍的销售旺季,“云上年货节”为商家拓宽了网销渠道,提高了凤翔特色产品的知名度。
据统计,春节期间,凤翔区商品销售额实现 2.9亿元,同比增长 46.42%;实物型网络零售额实现928万元,同比增长55.38%。
2月11日,大年初二,凤翔区国文影城内,多部春节档影片宣传海报摆在显眼位置,不少观众排着队等待进场。
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来观影的观众比往年更多,排片数量也有所增加。“《热辣滚烫》和《飞驰人生2》两部电影是上座率最高的,在下午和晚上的观影高峰期几乎可以满座,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票也有不少观众购买。”
走进凤翔,琳琅满目的美味小吃、地方特产、非遗文创,丰富多彩的春节活动让人流连忘返,助推文旅商体实现深度融合发展。
12月30日,第三届“华山论剑西凤酒杯”乒乓球邀请赛在凤翔区全民健身中心成功举办。来自西安、咸阳、杨凌、周至以及宝鸡各地的64支球队,354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不但点燃了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热情,而且拉动了消费。
年味浓、人气足、消费旺,共同绘就了春节消费市场欣欣向荣的图景。全区整体销售额实现4.8亿元,同比增长35.1%,春节市场消费活力十足。
央视、新华社、陕西新闻联播等中省主流媒体纷纷宣传报道凤翔春节文化旅游活动,在新浪微博平台开设的话题《我在凤翔过大年》网上浏览量达700万,在抖音平台开设的话题《凤翔社火》,网上浏览量830万。凤翔融媒开通共享拉流地址,实时直播社火游演活动盛况,推流达1000万+!
一场场春节文化旅游活动在雍城大地回响,浓浓的年味里笑语欢声不断,文旅商体深度融合,文旅消费持续走旺,让凤翔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活力四射、生机勃勃。